感謝征程、孤城夢月、書友、華陽幾位大大的打賞!

.............

一艘約有後世7百噸的紅單大船的船艙內,幾名滿清武官打扮的人,分席而坐。為首之人,乃是廣東水師提督吳元猷,他身邊坐著一人,卻是逃往港島消失一段時間的廣東巡撫柏貴。

原來,柏貴那日率千餘清軍,帶著包令和另外幾名洋人,逃出廣州城,半路被太平聖軍追擊,折損了大半人手,幸好包令約好的英軍軍艦及時趕到,將他們救下帶到港島。

後來又被陳開義軍襲擊,衝上港島,柏貴恐懼萬分,生怕被義軍抓去被開膛破肚。他連忙找到副總督乍畏少將,提出要求乍畏派軍幫助他收復廣州。

乍畏為人陰狠,當然不可能答應。

柏貴自知丟失廣州,失土大罪足以讓自己被咸豐抄家滅族,便將英軍當成了最後的救命稻草。想想左右都是一死,他豁出去了。

於是,他以滿清廣東巡撫的名義,主動提出,將港島旁邊的九龍半島以及整個瓊島三州十三縣全部無期限地“租借”給英國,還答應破了廣州城後,所有繳獲均歸英軍自行處理。

乍畏聞言一驚,繼而大喜!他又提出,要出兵可以,但柏貴還得承擔50萬兩白銀的軍費。柏貴此時已經債多不愁壓身了,滿口答應下來。

雙方頓時一拍即合,簽訂了一份《中英港島協定》,並讓柏貴除了簽字畫押外,還蓋上了巡撫大印!

前日,廣東水師提督吳元猷被陳玉成和梁培友聯手擊敗,率三千滿清水師潰逃到港島附近。

柏貴趁機將這三千人馬招撫在手下,吳元猷也是害怕被滿清朝廷問罪,於是兩個難兄難弟便湊到一起。

昨日,乍畏少將突然找到柏貴,讓他整軍出發,準備攻打廣州城。

柏貴大喜,一問之下,才得知,原來英軍從sh和廈門的1艘六級戰艦和2艘武裝蒸汽商船回到了港島。

再加上美國駐大清事務全權專員馬沙利乘坐的一艘五級戰艦,也來到了港島,乍畏少將向其借用戰船,馬沙利雖然想與太平聖國搞好關係,但也不敢得罪英國人,便只是要求英國人自己駕駛軍艦,並在軍艦插上英國軍旗,便答應下來。

英軍又將兩艘原先受損的快速戰船,緊急做了個臨時修理,也並編入艦隊出征。

這樣,乍畏少將手下便湊齊了六艘主戰兵艦,再加上二艘武裝蒸汽商船和二艘運兵船裝載著一千二百名英軍陸戰士兵,還有六艘划艇,武力空前。這次任務,除留守港島的三百名英軍外,英軍在遠東其餘的所有軍事力量全部派出。

柏貴信心十足!他可是見識過洋人火器的厲害。洋人的火槍就不說了,跟清軍的鳥槍完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洋人的火炮更是威猛,廣州城的城牆再堅固,也擋住不這麼多軍艦的幾次炮擊。

他平素看見洋人的洋槍洋炮便心驚膽戰的,不過,幸好這次,洋人跟自己是一夥的。

“報,制臺大人,洋人來傳….傳信了!”柏貴的親兵稟報。他差點說是傳令,幸虧機靈臨時改口成傳信,才沒有惹怒柏貴。

“巡撫大人,我們乍畏少將說讓你們配合大英軍士的進攻。由巡撫大人親自率領手下三百親兵和一千僱傭兵,登陸後繞道進攻炮臺後方。”一名高鼻樑的洋人看似彬彬有禮,實則帶命令口吻地說道:“而提督大人嘛,則率領手下駕駛戰船,進攻炮臺,乍畏少將親率大英艦隊隨後面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