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出山辦團練(第1/2頁)
章節報錯
感謝斛跋睿壱、只看殺伐果斷的小說、華陽三位大大的打賞!謝謝!
...............
曾國藩被他笑得心驚膽戰,渾身冰涼。
雖然老九曾國荃沒問出什麼,但曾國藩已經明白是誰要刺殺自己!
原因便是賊人罵自己的話:“清妖頭”!只有廣西出來的粵賊,才會如此稱呼自己。
不過,讓曾國藩想不明白的是,有那麼多官員,為何偏偏盯上自己,來謀害自己呢?自己平時一向在京城為官,不顯山不露水的,也沒跟粵賊有什麼瓜葛。
莫非是因為自己正二品的品秩,在糊南算很高的,身邊又沒帶護衛?也只能如此解釋了!
到下午,曾國藩好像找到了粵賊要派人刺殺自己的理由了。
卻是從長沙城的湖南巡撫衙門遣人送來一封諮文,諮文轉錄兵部火票遞來的上諭:前任丁憂待郎曾國藩籍隸湘鄉,於湖南地方人情自必熟悉。著該撫傳旨,令其幫同辦理本省團練鄉民搜查土匪諸事務,伊必盡力,不負委任。欽此。
曾國藩猶豫了!到底是受命,還是拒絕呢?
從內心講,無論是為忠君之心,還是為曾家權勢,都應該欣然受命。他自己為官十餘年來,皇恩浩蕩,大清的江山和他本人以及整個曾家都早已息息相關。他想起從進入翰林院後,便一直想著能彪炳史冊,留名後世。
自從升授禮部侍郎以來,更是躊躇滿志,幾年來遍兼幾部的侍郎,特別是兼管兵部侍郎,他遍讀歷代兵書,鑽研《孫子兵法》和戚繼光的《練兵實紀》《紀效新書》。如今時局開始亂起來,他的一份練兵情懷便能實現。
但是,去年在朝會上,他因上疏《敬陳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疏》惹咸豐皇帝震怒,那段時間的惶惶不可終日,大禍臨頭的感覺,又讓他害怕萬分。再加上母親的去世,人生無常,他又有些灰心喪氣,只願靜享人生。
在京為官期間,從奏章、塘報中,曾國藩知道大清國勢已敗壞不堪。此次離京一路所到之處,特別是進入糊南,皆哀鴻遍野,滿目瘡痍。以他相人毒辣的眼光,咸豐帝非高壽之人,他懷疑,大清國運很可能就此衰敗。
所以,他最終決定,便在家守孝,陪伴老父享受難得的親情。
傍晚時分,正當他要給皇上寫一份“懇請在籍終制折”拒絕的時候,湘陰人兼多年好友郭嵩燾,特意前來相勸,並說是恭王奕和內閣學士肅順的保薦,曾國藩一聽,不由甚為感動。朝中又有了靠山,不禁心念一陣動搖。
郭嵩燾接著一番話,終於讓曾國藩動容。
郭嵩燾肯定地說道:“滌生,你莫看眼前粵賊眾多,嵩燾料死他們不能成事。”
“伯琛老弟,據塘報中講,粵賊主力已經攻克了武昌,並收集船隻,準備沿江而下,攻佔兩江之地。”曾國藩不由驚奇地問道:“而粵賊的另一支偏師,哦,應該說也是反賊主力,佔領了兩廣大部分地區和湘南一帶,連廣州和桂林城都已攻佔。這兩支粵賊聲勢浩大,若是一旦合在一起,大清江山便去三分之一,岌岌可危,為何你還認定反賊不能成事?”
郭嵩燾便將他幾天來,苦思得出研究提了出來:“長毛粵賊起事,有一個致命的弱點。便是信耶穌異教,賊謂之為拜上帝教!所過之處,毀孔聖牌位,焚士子學宮,與我中華數千年文明為敵,已激起天怒人怨。凡我孔孟斯文之輩,莫不切齒痛恨。就連鄉村愚民、販夫走卒,亦不能容忍其砸菩薩神靈、關帝財神像之暴行。”
曾國藩一驚,道:“伯琛,你是讓我出山之後,打起捍衛儒教和其他宗教的旗幟,博取天下士子和百姓民心?”
“不錯!洪楊以民族大義爭人心,滌生,我們則以衛道爭人心!”郭嵩燾鼓動道:“仁兄一向仰慕武鄉侯、鄴侯。武鄉鄴侯出山,當天下亂極之時,今日國勢,如同漢末唐衰之時,焉知滌生你不能成武鄉鄴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