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貓五爺、天下縱橫有我、愛看喜歡的書三位大大的打賞!謝謝!

...............

現在廣州成了自己的地盤,不能再繼續讓之衰落下去了。必須重新將失去的生意份額搶回來才行。馮雲山暗暗想道。不過,這生意最大頭的利潤還是被洋人給賺去。他可是知道,售價三百兩一擔的生絲,到了歐洲、美國,可是翻倍以上的價格。

什麼時候,組建自己的貿易船隊,才是根本大計。這便又回到初始的問題上來:需要強大的海軍水師。

想到這裡,馮雲山拋開腦中的想法,不去想他。眼下,先去看看那些在十三行的洋行區情況。

在伍崇曜的引薦下,馮雲山和左宗棠、劉勝邦等人來到了十三行一側的洋行區。伍崇曜介紹,廣州百姓叫洋人開辦的洋行區,叫夷館區。原來最多時居住了近二三百名洋人,等兩廣總督徐廣縉和巡撫葉名琛兩人上任後,命令官府和百姓極力打壓,導致夷館區的洋人只有不到百人。

前陣子義軍暴亂圍攻廣州城後,更是大部分洋人紛紛回港島和墺門躲避戰亂,沒有離開和返回夷館區的洋人只有十餘人。

伍崇曜領路,首先來到的是一座瑞典行,貨主已經逃回墺門,委託兩名傳教士幫忙看守。

一名來自瑞典的牧師韓山明,另一個是來自漢堡的黎力基。

他們原本在寶a縣傳教,但被當地官府驅逐出境,無奈返回港島,卻碰到了同樣來自瑞典的商人,邀請他們來到廣州,幫忙守洋行。

馮雲山讓伍崇曜介紹了下自己的來意,邀請他們明天參加南洋公司的開業。

接著,馮雲山又向他們兩人瞭解了他們出售的貨物,原來都是些葡萄酒、玻璃製品、銀元、布匹之類的。

在馮雲山看來,並沒多大作用,不過,馮雲山忽然想起一事,問道:“牧師先生,你們既然有玻璃出售,那是否有望遠鏡?”

“閣下,您要望遠鏡做什麼用途?我們瑞典行有望遠鏡,不過不多,幾倍和十餘倍的各有幾件,如果需要數量多的話,要從墺門倉庫調貨。請問您需要多少?”

“十倍左右的有多少,都拿出來,我全要了。墺門倉庫的也可以運過來,我要500只。”馮雲山不以為意,回答道。

“多少?”韓山明被嚇了一大跳,五百隻?整個墺門倉庫也只有幾十只。這想必是為軍隊訂購的望遠鏡了!

“閣下,十分抱歉,我們墺門倉庫都遠遠不夠,我們從其他洋行均一點不知道能不能湊齊,但價格可能會貴些。”

馮雲山皺皺眉頭:“那便不用了。就這些吧。”笑話,不就是兩個凸面玻璃套個圓筒麼,買幾個,讓工匠照著自己做就行了。

夷館區依次有小溪行、荷蘭行、英國寶和行、豐泰行、隆順行、瑞典行、帝國行、寶順行、美洲行、明官行、法蘭西行、西班牙行、丹麥行等。

馮雲山從瑞典行出來,沿著街區,自西往東走。卻見很多洋行都是大門緊閉,顯然很多洋人還沒摸清底細,逃離廣州未歸。

他們不知道的是,太平聖國佔領廣州城後,馮雲山特意交代,不要搶奪洋人的商行,以免將洋人全部趕走,做不成生意,反而因少失大。

繼續往前,卻見明官行和法蘭西行之間,卻有家小型洋行,開著門,門頭上掛著一行歪歪扭扭的繁體漢字招牌:“禮和洋行”。

馮雲山見好不容易有間洋行開門,便帶領眾人走了進去。

...........

瑞奇.卡倫威是昨天下午才到的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