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同他一起的有工務部副部長曾玉珩、特務司司長範汝增,另外就是劉勝邦和王運以及護衛的王府衛士三百餘人,都配置洋槍和充足的子彈。範汝增不放心,又從特務司的行動處和通訊處調了三十餘人充任暗中的護衛。

馮雲山這個時候才發現,難怪古代的帝王出巡,動則幾千上萬甚至數萬人馬。

路線是範汝增設定的。從廣州出發,乘船沿西江逆流而上,經過梧州、潯州、貴縣、南寧,從南寧下船改陸路,以騎馬和馬車方式從西鎮安府進入芸南,經過廣南府、西州直接抵達昆明。

全程將近二千五百餘里,路上不耽擱,估計要半個多月時間才能抵達,不過這樣還是極為辛苦。

馮雲山準備稍微放緩行程,能乘船就不坐馬車,能坐馬車就不騎馬,當然,還可以乘坐轎子,不過,馮雲山害怕再來一次全州城外的那一幕,心裡有陰影了,而且轎子速度還是太慢了些。

馮雲山等人從廣州出發的第八天,終於到達南寧。這一路,逆流而上,中間原本乘坐的中型客船,到了桂平後,河道變窄,水流湍急起來,馮雲山等人不得不更換小型平底帆船,又讓士兵一路撐杆,才費力抵達南寧城。這還是兩廣遠洋運輸公司已經開通了廣州至南寧客運業務,將河道疏浚拓寬,排除了險礁的前提下,否則,只怕半個月到南寧都不一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然,這也是因為逆流而上,若是順流,自然會快上一倍還不止。

南寧城中留守的討虜軍乙十三旅旅長早就接到總參謀部的命令,準備好近五百匹馬和二十餘輛馬車,供馮雲山等人使用。

又經過近十九天的艱難爬涉,馮雲山等人有驚無險地抵達路南州城。羅瓊樹和李開芳兩人雙雙領著一個營的騎兵,前來迎接。

從西到芸南的這一路,卻是讓馮雲山大開眼界。真是一副原生態的旅遊啊!

即便是坐著馬車裡,也是每天被顛簸的胸悶噁心無比,馮雲山總算是體會到這個時代行路難的苦楚了。

難怪李白哀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若是他來這芸南一趟,估計他會覺得在蜀道行走是多麼幸福的事情了!

特別是西與芸南交界之處,雖然說是官道,但仍讓人心顫不已。數百丈的懸崖,半中間開鑿出一條小道,只能一匹馬和一個人並排前進,山風颳過,稍不注意沒抓住馬匹,便被吹落懸崖。

馮雲山的馬車更是直接拆卸了,用馬駝了過去。

即使不危險的地方,卻是難於透過。羊腸小道太窄,馬車無法透過,上百士兵硬是輪流地又抬又推,將馬車扶過了一道道山樑。

想想,這芸南如此多的銅礦,要運出去,確實是個很大問題。難怪滿清的銅價居高不下,鑄幣不能產生多少利潤,原因便在這裡。單是將銅運出芸南,得花費極大的人力物力才行。

馮雲山想的是日後如何開發芸南,沒有水運的條件,唯有鐵路了。這些,卻是要讓工務部副部長曾玉珩等人好好問下當地人,研究下對策才行。

路南州,這不是正是後世的著名景點,昆明石林景區所在地麼?

雖然以前從未去過石林,馮雲山此刻累得筋疲力盡,也沒打算去觀賞一番。直接讓羅瓊樹和李開芳兩人領兵開道,進入路南州城休息一晚,次日再去昆明!

喜歡這個天國不太平請大家收藏:()這個天國不太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