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破江南大營(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國樑看見馮子材衝出城門,放下心來。
馮子材是他的頭號悍將,而且跟他一樣,都是廣東人,又都曾經在廣西參加會黨起義,同是判出義軍,被朝廷招安,一樣的經歷,一樣的背景,還一樣的作戰勇猛,讓兩人走得很近。
張國樑更是將馮子材看成年輕時的自己,加上馮子材作戰比他還要勇猛,戰功昭著,因此,馮子材深得張國樑的看重。
兩人一同率領殘餘的一些兩廣老兵,也不管留在後面被太平兵纏住的其他清兵,徑自往江南大營駐紮的孝陵衛逃去。
向榮和他的副手江寧將軍蘇布通阿以及提督福興三人,率領河州鎮總兵吉順、貴洲鎮遠總兵秦定三、鶴麗鎮總兵總兵音德布以及一干近十餘名副將參將,原本在孝陵衛外等候訊息。忽然聽到喊殺聲大作,向榮心中突發不祥的預感。
果然,一名清軍信使快馬衝到陣前,向他稟報說,攻打朝陽門的張國樑部已經大敗而歸。向榮還未來得及佈置,又一名清軍信使跑來稟報,說是攻打太平門的鄧紹良一部也遭遇圍堵,形勢危急,請求欽差大人派兵救援。
“什麼?怎麼會這樣!”向榮眼前一黑,幾欲昏厥!他萬萬沒有想到,一場本來勝算極大的攻城,還有內應開啟城門接應的偷襲,竟然會發展到這一步。
原本因為前段時間,江北大營的主將、欽差大臣琦善率領清兵走了狗屎運,竟然收復了揚州,導致皇上最近接連下詔令逼自己早些攻下金陵,再加上經常給自己送訊息的細作張繼庚,說是他已經策反了數千的內應,想著這是個難得的絕好破城機會,向榮這才派出自己的得力手下,鄧紹良和張國樑這兩員大將領著江南大營的最精銳的清兵,去攻城。
本想著送給自己這兩名親信手下一場大富貴,藉著這次大勝,張國樑可以提升為總兵,而鄧紹良更是可以晉升為提督。沒想到,竟然是一場大敗!
自己建立江南大營一年多來,與長毛賊兵拉鋸戰鬥十數次,可從來沒有如此大敗。這可怎麼向皇上交代啊,這回真的是要惹皇上龍顏大怒了。
向榮憂心忡忡,一時間六神無主,只覺嘴裡發苦,不知如何辦才好!
“不好,欽差大人!如今張國樑部的五千人被擊潰敗逃,而鄧紹良一部又被圍困,如今我軍留在大營內的將士總共也才六千餘人,若是放任鄧紹良部被長毛賊兵圍殲,只怕我們連這大營也保不住。必須趕緊前去救援!”貴洲鎮遠總兵秦定三急切建議道。他算是向榮的舊部,與鄧紹良也相識已久,自然關切。
而江寧將軍蘇布通阿卻陰陽怪氣地說道:“向大人,本統領早就說過,不要輕舉妄動。再說,那姓張的,誰道是不是長毛賊兵的奸細?如今弄成這番田地,都是向大人你的責任!事關我滿清的江山大事,我會向皇上奏明此事!”
提督福興也趁機發難:“統領大人說的有理!本官也會奏明朝廷,此戰之敗,實為向大人指揮之誤。與我等無干。”
河州鎮總兵吉順和鶴麗鎮總兵總兵音德布歲也是滿人,知道江寧將軍蘇布通阿和提督福興兩人跟欽差大臣向榮有些矛盾。從根子上,他們這些滿人大多數還是看不起漢人的。因此,雖然他們是向榮的手下,也只能沉默不語。
向榮猛地驚醒,心中煩悶之極,喝道:“音德布歲,便由你率領五百騎兵,一千步軍,速去支援鄧紹良部,和其一同撤回大營。其餘諸將,率領兄弟們速速回營寨,謹守大營,準備迎擊長毛賊兵。”竟是對蘇布通阿和福興兩人理也不理。
蘇布通阿和福興兩人漲紅著臉,心中暗恨。
……
楊秀清親自出城督戰,塗振興和陳仕章兩人率領八千餘名東殿一系的太平精兵,從太平門和朝陽門衝出城外,追殺清兵敗軍。
與此同時,北王韋昌輝率領五千人馬,從從洪武門、通濟門、聚寶門三路殺出,試圖端掉七橋甕的清軍營帳,再包抄城東孝陵處的大營。
而翼王石達開率領四千餘太平兵將士,從雨花臺、太平門、神策門一帶殺出,意圖直抄江南大營的後路。
只是,這個時候,韋昌輝出的將城門改窄的主意辦了壞事,城門太窄,太平兵從城門殺出的速度也大為減慢。等主力衝出城門,潰逃的清兵已經跑得沒影了。
但隨著東王的出城,太平軍士氣高漲,形成了對江南大營的東西合圍之勢。
等攻城的清兵逃回大營,才發現真的也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