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上嗨城陷入絕境(第1/2頁)
章節報錯
經過二個多時辰的密謀,許乃釗和吉爾杭阿終於被吳健彰說服,三人又趕到法國領事館。知道二人來的目的後,布林布隆又讓人請來英國領事阿禮國和美國新任的駐華專員麥蓮。
雙方開始商談起來。
也許是因為看到了洋人武器的威力,吉爾杭阿是真的被嚇壞了。
面對洋人們咄咄逼人的要求,許乃釗還想拒絕,但吉爾杭阿已經開始亂了陣腳,支支吾吾地怕惹怒洋人。而擔任翻譯的吳健彰更是滿口答應,對於許乃釗的拒絕,被他翻譯成熱烈贊成,非常同意了。
洋人自然大喜。阿禮國牽頭,拿出早就準備好的協議,建議吳健彰當初簽名,確定下來。
吳健彰一看,這是一份關於上海海關關稅及租界的英美法清四方協議。
協議中第一部分內容規定,由英、美、法三國領事各派“稅務司”一人,管理上嗨海關。協議中還詳細地說明了管理上嗨海關的具體方法,滿清的江蘇巡撫衙門和上嗨道道署共同和三國簽訂“海關征稅規則”九款,由三國各派一人,組成“關稅管理委員會”,直接管理上嗨海關,於是,上嗨海關的主權就這樣被出賣給了洋人。
接著,四方協議第二部分內容是關於租界問題的。
江蘇巡撫衙門和上嗨道道署承認“上海英、美、法租界地皮章程”,不但承諾不單方面主動漲地皮的租金,還充許英法美三國在租界內建立衙門和衙役捕快等政權和執法機關,租界內的中國人甚至大清官員,也要執行租界的法律。
這樣一份將租界變成國中之國的喪權辱國的協定,中英兩份檔案,就被吳健彰給簽署了。
作為回報,英美法三國同意出面,勸說上嗨城中的小刀會叛軍交出縣城。
次日上午,英美法三國派出英國駐上嗨副領事威妥瑪作為代表,進入上嗨城中,同劉麗川等人談判。
威妥瑪說的是隻要義軍撤出上嗨縣城,可以到租界內,由他們洋人出面,要求滿清赦免眾人的叛亂之罪。
對於這種要求,無論是劉麗川還是陳阿林,都完全不能接受,談判自然沒有什麼結果。
威妥瑪無奈回到租界。下午,領事阿禮國又親自出面,只在前廳坐了半天的冷板櫈,根本沒人出來理會了。最後,阿禮國不耐煩地吵鬧起來,劉麗川和陳阿林這才出面與他會談。
劉麗川的想法是同意放棄上嗨,進入租界,由洋人出面將他們送往太平天國的地盤,這樣,他至少能在太平天國撈個侯爺噹噹。但他還沒說出口,陳阿林便表態了:堅決不同意離開縣城。
此時,陳阿林整合了李咸池等人的手下,在義軍中的力量已經居於首位。他雖名義上還是排名第二,但實際影響已比劉麗川還要大。陳阿林不願離開上嗨,要堅守縣城,劉麗川也無可奈何。
阿禮國見說不通義軍,便退而求其次,又掏出一份中立宣告,要求劉麗川、陳阿林對起義軍釋出告示,“禁止持械穿越租界,違者嚴懲”。
小刀會首領隨即擬定這一佈告,最後經英方核定,告示只禁止持械經過楊涇浜以北的租界地區,沒有包括洋涇浜以南的法國租界,法國公使布林布隆對此強烈不滿,他認為這有損於法國的利益,是對法國的“蔑視”和侮辱,立即與劉麗川和陳阿林交涉,要求修改通告。劉麗川和陳阿林一方面為維護起義軍的權益,另一方也只是重視英國的意見,對法國人並不大感冒,便斷然拒絕再作更改。
而正在此時,咸豐對於江蘇巡撫許乃釗圍剿上嗨月餘,仍未攻克,十分惱怒,在許乃釗的關於上嗨攻城戰況的奏報上,直接批閱道:“賊勢並未漸窮,克復實無把握。許乃釗你日久無功,藉此敷衍,甚屬可惡。”
許乃釗越發惶恐。整日惴惴不安,急著想早點攻城。
次日夜裡,許乃釗親自督陣,開挖地穴坑道,填滿上千斤火藥,然後封閉坑口,安放好引火線。次日凌晨,清軍點燃引火線,隨著一聲巨響,磚石土塊飛向半空,兩丈多的城牆被轟塌了,城內幾幢民房也被地被炸燬,上百名清軍從缺口處衝進上嗨城。
但沒想到的是,城內居然早就防備著城外利用地穴之法攻城,在城牆後面,開挖了寬闊的內壕,沿壕溝內佈滿釘石,擋住了清軍的前進道路。
被堵在城牆缺口處的清兵,被義軍在壕溝另一側集中射殺,上百名清兵除了逃走了二十餘人,其餘的都慘死溝內。
清兵再次想從缺口衝進城裡,但兩邊城牆上的起義軍的磚石紛紛砸下,加上壕對面的火槍射殺,又打死清兵數百。
清兵只能退卻。但許乃釗急了,他和吉爾杭阿、吳健彰三人親自督戰,並宣稱誰最先攻入城中,賞銀三萬兩,而畏縮退卻者當場立斬,逼著清軍兵勇衝殺。重額賞賜下,清兵士氣高漲,便要殺入城內。
這時,天上忽然下起大雨,清軍一下便被淋得如落湯雞,兩腳陷在泥中,火繩火藥也被淋溼,槍炮失去作用,清軍只得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