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聽完眾大臣奏報,黑著臉,沉聲道:“朕亦知要撲滅蝗災,賑濟災民。只是這如何撲滅蝗災?工部牽頭,拿出個應對之策!而這賑濟災民,便需要大量糧食,這糧食從何而來,戶部,拿出個應對之策!”

說完,咸豐看著戶部尚書孫瑞珍、工部尚書翁心存,還有出任過戶部工部兩任尚書的祁寯藻。

戶部尚書孫瑞珍看了看祁寯藻,他的尚書職位本就是接任祁寯藻而來,自然想從祁寯藻那邊得到些幫助。

如今戶部國庫空虛,誰人不知?年初還有近三百萬兩庫銀,但經過對長毛賊的大半年用兵,特別是長毛髮動北伐之後,急劇上升的兵餉,更是將僅剩的庫銀全部抽調一空。

非但如此,還欠了直隸、山東、四川、山西幾省以及六部中五品以上官員的幾個月俸祿三十餘萬兩,導致幾省官員特別是那些御史這兩個月天天有事沒事就參奏彈劾自己,自己這個戶部尚書不好乾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孫瑞珍有時候都有些心灰意冷,要不是孫家世代為滿清重臣,為了孫家的榮耀,他都有稱病辭官的打算了。

國庫不光空空如也,還欠著債,而這個時候,又來這麼大規模的蝗災,拿什麼賑災?自己能變出銀子麼?孫瑞珍內心悽苦,估計自己是大清有數以來最為倒黴的戶部尚書了吧。

祁寯藻卻雙眼微閉,猶如老僧入定,不管不顧。

孫瑞珍無奈,只得硬著頭皮稟報:“皇上,榮微臣回稟,戶部帑銀只餘一千七百八十二兩四錢紋銀。江南因戰事阻斷道路,今年前幾個月的茳西、浙茳和蘇南等地的賦稅、上嗨的海關關銀,共計近二百七十萬兩,都無法解送京師。若是要賑災,必須將此筆銀兩想辦法押送京師或是部分轉撥菏南等災區才行。”

咸豐一聽,頓時頭痛欲裂!救災之事,結果又繞回朝廷兵事上來。若是兵事形勢好,自己又如何會如此頭疼?

“可是如今兵事糜爛,長江沿線已全被長毛賊兵佔據。如此大規模的銀兩,如何能瞞過賊兵的探知,安全運送到京師?”咸豐強自問道。他其實也知道,除非專門派一支大軍護送,但如今戰場尚且兵力緊缺,哪裡還有閒兵可調去專門護衛運銀?

更何況,這大軍一調動,便又要消耗無數銀兩。

沒想到,內閣學士兼御前侍衛肅順卻起身言道:“稟皇上,奴才卻是有一法!”

咸豐聞言一喜,忙道:“肅愛卿快講是何方法!”

“皇上,江南一帶,正是晉商活躍之處,何不透過可靠的晉商,將稅銀分批運送至京師,相信他們必有可靠的途徑。咦,大學士祁大人不正是晉地之人,應當清楚一二吧?”肅順出了個主意,但他奸猾無比,講出瞭解決之道,又不動聲色地將差事悄悄推給了祁寯藻。

咸豐一聽,果然是好辦法,轉頭看向祁寯藻。

祁寯藻雖年老,但眼中精光一閃,掃了眼肅順,見咸豐望向自己,無奈回道:“稟皇上,微臣倒也認識幾名在江南一帶做生意的晉中商賈,明日,微臣便寫信與其探問一二。”

咸豐一聽有戲,便道:“祁愛卿既然如此說了,必保無失。那也不用再耽誤救災,直接先從晉中商賈中借銀二百萬兩,一百二十萬兩留戶部帑庫,其餘八十萬兩直接由戶部採買糧食,速速發往蝗害之地賑災。待晉中商賈將江南那邊的稅賦之銀帶回京師,再歸還其銀兩。此事,便由祁愛卿協助戶部辦理!”

咸豐一句話,便將祁寯藻和他認識的晉中商賈捆綁在救災之事上。

不過,堂堂天朝上國,如今,竟然淪落到在本土之地,押送賦稅之銀,都要透過商賈運送,也是讓人嘆息不已。

堂下的眾位大臣,均是滿面羞愧,顏面無光。(未完待續。)

喜歡這個天國不太平請大家收藏:()這個天國不太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