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民們七嘴八舌地催著開鋪子,甚至還有人在鋪門上敲起來。

隨著眾人催促,鋪面門開啟,幾名小二出來維持秩序,放進一百人,門外還站著二百餘人排著隊,而且,城門處,還不斷有卷著褲腳滿身泥土的鄉民進來。

不久,這些鄉民或提著、揹著、扛著甚至挑著各式農具、日常鐵製品,笑容滿面地出了城。

第三天、第四天,同樣如此,前來“南記五金鋪”的鄉民有增無減。

最後,“南記五金鋪”不得不安排店小二在鋪子外面擺了幾十條長凳供鄉民等候,而“南記五金鋪”也急著催促黃州府境內的總店“糊北丁一店”催貨,但沒想到,糊北丁一店回覆說,他們自己也是好多貨品早就缺貨了,正急著派人趕往武昌,在催那名為“糊北甲一店”的糊北總店呢。

無奈,總店傳來指示:沒有貨品的,可以先讓顧客登記預訂,總店將訊息傳到公司,催生產的工廠抓緊發貨。

“南記五金鋪”的店小二忙得不可開交,卻樂在心裡。不過,還有人更樂,卻是城門守兵,短短几天,城門收入便暴增,每天能收一二千文銅錢,這可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

而此時的桂陽城正和鋼鐵廠旁邊的五金廠內,已經與一年前,大為不同,廠房內,不知何時,多了二十幾臺機器,在幾臺冒著白煙的蒸汽機帶動下,轟轟轟地開動著,一片繁忙景象。

可能是因為機器聲音過於嘈雜,站在機器旁的五金廠廠長宋金生,對跑進來的一名工人大喊道:“狗子,鋼鐵廠那邊怎麼說?”

“廠長,鋼鐵廠的副廠長說,沒有庫存的鐵和鋼了。都給我們五金廠了。”

“什麼!都用光了?那我們五金廠怎麼應付那些五金鋪門店的催貨?想辦法,調集鋼鐵原料來。”宋金生吼道。

“廠長,那隻能從新建的第一鋼鐵廠那邊調來了。不過,聽說那邊才剛剛開始投產,估計沒多少鋼鐵吧?”

“那也不管那麼多了!五金製品這麼暢銷,能賺多少銀子?此時難道能因為缺少鋼鐵原料便不生產了麼,那我宋金生怎麼向聖王交代?”宋金生叫得喉嚨都有些嘶啞,但還是繼續吼道:“我現在就派人去稟報聖王,同時聯絡兩廣遠洋公司,準備好運鋼鐵的船隻,幸好,從韶州到桂陽,路途不是很遠。”

“不過,如今四汌、安幑、陝粞、江南等幾省的五金銷售也馬上就會鋪開,原本以為擴大了五金廠的規模,將整個正和鋼鐵廠生產出來的鋼鐵,除了少數精鋼用來製造武器外,其餘全部用來生產五金件,沒想到還是滿足不了這些五金鋪的貨源。”宋金生自言自語道:“長期運輸鋼鐵不是辦法,而且,這個正和鎮上還是地方太小,周圍全是山,又沒有大型河流,五金廠沒辦法再擴建了。我還是儘早給王府的工務部建議,重新找地方開設家更大的五金廠才行。”

“嗯,這就去寫信。”宋金生急衝衝地朝廠房外跑去。

………

兩天後的廣州。

工務部副部長曾玉珩接到了桂陽的五金廠傳來的加急信報,建議儘快在第一鋼鐵廠的烏石鎮邊上,開設新的五金廠,以應對供不應求的五金件銷售。

接到信報,曾玉珩不敢怠慢,連忙拿上信報,趕往聖王王府稟報。

與此同時,南洋公司的總經理伍崇曜也收到“南記五金鋪”的總負責人,掛名為南洋公司敵佔區業務主事的職位,實際為警務部副部長的何見機的通知,各省的“南洋五金鋪”總店均出現一定程度的庫存不足,再過段時間,只怕就要缺貨。

何見機人在蜀地,委託伍崇曜代他將五金鋪缺貨的資訊反饋給工部和聖王,他暫時會讓“南記五金鋪”減緩銷售,但盼著伍崇曜早點幫忙解決五金製品生產不足的問題,不但影響南洋公司的賺錢,更重要的是,怕引起當地百姓不滿,引來滿清官府的關注。

要知道,何見機本來是警務部的副部長,在聖王讓負責蒐集太平天國和滿清統治區的民間情報後,他便向聖王馮雲山主動提出擔任“南洋五金鋪”的總負責人。

但這只是為了方便完成聖王佈置的蒐集情報的任務,臨時兼任的工作。但沒想到,聖王居然很認同,並且,給他說了些點子,讓他在南洋公司掛了敵佔區業務主事的職位,讓南洋公司對他的五金鋪大力支援,將各地五金鋪業務迅速鋪開,業務開辦了起來。

原本,按照何見機的思路,是在各地開辦個五金鋪,不慍不火地做點生意,藉著這個幌子,在當地紮下根來,再以從廣州帶過去的細作,慢慢發展和帶領本地細作,收集各類情報。

他也準備承受五金店的虧損。

沒想到,主營業務的情報收集還沒好好實施,副業的五金鋪生意卻異常地火爆了起來!甚至,讓聖王馮雲山都種想將他從警務部調至外務部的衝動,讓他專心做生意賺錢。

讓何見機一陣無語,他藉著蜀地新拓展五金鋪生意的機會,跑到那邊去,離廣州遠遠地。他可不想真的調到外務部去。(未完待續。)

喜歡這個天國不太平請大家收藏:()這個天國不太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