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南記五金鋪(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仲顯隨兒子來到一間外面看起來乾淨整潔的鋪子,門口排隊的人已經少了一些,但仍然有十餘人在排隊等候。
李龍和李虎熟門熟路的在前排著隊。李仲顯也跟在後面,順便開始打量起這間鋪子的門面來。
這間鋪子很大,很明顯,應該是原本的三間鋪面並在一起,合為一間鋪面。
頭頂上是一面佔據整個鋪面長度的巨大招牌,似乎不是木製的,上面的店名在上午的陽光照耀下,金光閃閃。
明明是個賣鋤頭之類鐵器的鐵匠鋪,怎麼不起個好的名字,叫什麼五金鋪?
雖然知道兩個兒子不會亂說,但李仲顯還是不敢相信這個鋪子的鐵鋤會賣那麼便宜!除非鋤頭很薄很輕,挖不了多久就折斷了。否則,哪有這麼便宜的鋤頭?
他倒要看看,這個鋪子裡的鋤頭,到底有多薄,多差!
等待的時間裡,不斷有人從鋪子裡出來,臉上洋溢著笑容,好像得了多大的好處似的。倒是讓李仲顯對這家鋪子越發好奇起來!
終於輪到他們了,一名身著灰洋布制服、頭戴圓頂布氈帽的店小二過來,請李氏父子和其他七人,一道進鋪子裡。
李仲顯注意到,加上剛剛出來,剛好從鋪子裡出來10人,如今進去10人,看來,這家店鋪是按10人一批次進出,保持鋪子裡客人不要太多造成擁擠。
才走進鋪內,李仲顯就感覺大開眼界。
進門不遠,便是一排排的鐵架子。架子上墊以薄木板,上面置放類各貨物,大多是鐵製品。
李仲顯抬頭望裡望去,鋪內竟然足足有十餘步深,只見裡面貨物繁多,分門別類,層出不窮。而買貨的主顧,李仲顯略一估計,竟然有近七八十個之多。
裡面的鐵貨架分成一個個的方塊區域,而李仲顯走了兩塊區域便發現,似乎每塊區域都有一名店小二負責張羅。
前面二個區域卻是日常家用鐵器類。
最前面的是鐵鍋,足足有幾百口,側著疊起來靠在貨架上,一個小二過來介紹,有炒菜的生鐵鍋,還有煮飯和熬湯的熟鐵鍋,見李仲顯不理會他,也不惱,又跟後面的顧客介紹起來。
過了鍋類,卻是鐵爐子。小二介紹說,外面是一層鑄鐵,裡面是耐火保溫材料,只要放入木炭或者煤,一天都有火,用來熬湯、燒水或者冬天烤火,都是非常合適。
李仲顯不由羨慕,不過,他知道,自己身上的錢,只夠買鐵鋤的。
再往裡走,李仲顯所見的鐵製品,更是琳琅滿目。
菜刀、剪刀、火鉗、抄菜鏟,廚房的這些小鐵器,應有盡有,而且,李仲顯看見那貨架上,竟然擺放著一張小標籤,上面寫著一行字,下面還有一串奇怪的符號。
他叫來陪同在身後兒子李龍,讓識字的他來解釋下這是什麼意思。
李龍先前進鋪子裡,還真沒注意到這個小標籤,一看,念道:“正和牌中號鑄鐵火鉗,售價100文。”
“原來是價格!”李仲顯高興地說道:“正好,爹還有些不敢問那些小二價格呢。大龍你來看價格告訴爹。”
再往前,卻是些日常用具。
一路走過去,一邊有鐵鎖、銅鎖、鐵秤、鐵絲;另一邊,卻是些盆盆罐罐,大小不一。
李龍走近看了一個盆子下面的標籤,念道:“正和牌中號唐瓷鐵臉盆,售價500文。”
“唐瓷鐵臉盆?這個東西原來是個臉盆啊,這白色的也是鐵的啊?”李仲顯不解地問道。只不過,兒子李龍沒辦法回答他。
倒是旁邊的小二見了,迎上來解釋道:“是搪瓷鐵臉盆,乃是從西洋傳來的新技術,一共三層,內外各一層搪瓷,也就是瓷器,中間一層熟鐵,經久耐用,又極為精美,價格還很實惠。除了臉盆,還有其他搪瓷類器物,像這個搪瓷鐵桶,搪瓷茶杯,搪瓷碗,都是很好的。客官可隨意看!”
李仲顯聽明白了。東西是極好的,但那價格,哎,其實也不貴,但自家就是還買不起。因此,他只能酸溜溜地嘟噥著一句話來:“表面光鮮,華而不實!”也不知道,沒讀過書的他,從哪裡學會這句話的。
側面的李虎卻不清楚自家老爹的想法,衝到前面一處過道口的貨架便,叫道:“爹,哥,快來看啦,這裡還有好多奇奇怪怪的東西。咦,還有這麼大的針,怎麼縫衣服啊?”
李仲顯跟著湊近一看,發現李虎說的大針,原來是很多大小不一的洋鐵釘,他曾經在城裡見過,聽說是從西洋那邊傳來的東西,用來蓋房子固定木材、釘傢俱,都很是不錯。
不過,旁邊的一小盒方盒子,卻不知道是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