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三師的主力,還是集中在戰壕一側,尤其是石煥之率領的第一團,全副洋槍裝備,躲在開挖的壕溝內,只要對面壕溝的湘勇一冒出腦袋,便是一陣洋槍,零散射擊的效果雖然不好,但卻也完全壓制著湘勇,不敢冒頭。

但就因為一條壕溝的存在,甲三師也攻不過去。

甲三師嘗試性地衝鋒了兩次,每次一到壕溝邊十幾二十步的時候,壕溝內的湘勇便不顧生死地鑽出用鳥槍射擊,雖然被甲三師將士射殺一批,但也擊殺擊傷不少討虜軍將士。

到後來,壕溝內的湘勇更是不出壕溝,直接躲在掩體後面胡亂地用鳥槍朝衝來的甲三師方向射擊,竟也能擊傷甲三師將士,見強攻不成,無奈,陳玉成下令撤退,另尋他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北面,梁立泰率領甲四軍也沒有好的進展,主要是因為沒有運多少大炮。梁立泰也照葫蘆畫瓢,在城北離城2裡多遠處開挖壕溝,將北面封鎖起來。而後,又派出二個團的討虜軍,在北面鄉鎮四處蒐集糧食和大炮等,做好長期圍困長沙的打算。

蘇三孃的甲七師,卻被左宗棠派遣,從城南書院出開挖幾處地道,直接通向二里不到的城南門和城牆。

而彭玉麟水師,在搭設浮橋後,又佔據了湘江水面上的橘子洲和水陸洲,派有數百將士駐守,並安放了幾門小型火炮,封鎖湘江,防止在嶽州的湘勇水師來援。

另一方面,又將後面從衡州府境內運來,已經抵達湘潭的三十餘門重型火炮,緊急運至長沙城南。

而這時,甲三師又分出二個主力團,攜帶十餘門野戰炮和三十餘門普通鐵炮,往南退回,繞道數里路越過壕溝,再迂迴至東面,直趨蔡公墳要地,從東面抄敵後路。

野戰炮的射程不遠,但好在威力巨大。原來繳獲的榴彈早已打完,現在的榴彈是後來總參謀部後勤處找工匠仿製的,但威力差了許多。

發射了兩輪,炮彈在壕溝上方炸開,偶爾傳來幾聲湘勇的慘叫,但看得出,並沒大效果。而湘勇在壕溝內也開始用沖天炮和字母炮還擊,四架野戰炮的木架被炸塌,陳玉成見狀,只得命人拼死將野戰炮拉回。

進攻不利,陳玉成都準備直接命將士們強攻,但左宗棠不許,認為強攻損失太大,即便佔領了壕溝,萬一狡猾的曾國藩在後面再開挖一道壕溝,將士們豈不是白白犧牲。

最後,左宗棠認為必須要先拿下蔡公墳,再以蔡公墳的制高點,架設大炮便能轟炸瀏陽門和東南角的城樓炮臺。

想起曾經攻打韶州府時,羅大綱使用過的毒煙攻擊,左宗棠便讓甲三師和甲七師動員上萬名將士,收集柴薪和新鮮草木樹枝。這天,趁著微微的東南風,左宗棠命眾人點燃柴薪,蓋上潮溼樹枝,發出濃煙,接著風勢,朝湘勇大營及蔡公墳飄去。

一時間,濃煙滾滾,將大半個長沙城都籠罩在一片煙霧茫茫之中,討虜軍自己也被煙了不少,但還算能忍受,可蔡公墳上駐守的湘勇便受不了。

煙雖毒性不大,但一片籠罩,加上討虜軍又喚來周邊百姓擔來人畜糞便,架在火堆上發煙,一股惡臭衝得蔡公墳上的湘勇頭昏眼花。

連城頭上的清兵都無法再呆在城牆上,要不是左宗棠沒想起直接攻城,只怕強攻城牆也不是不可能。

而後,甲三軍先是用野戰炮和土炮一陣輪番轟擊,然後直接派了上千討虜軍用頭上的包巾弄溼護住口鼻,便發起衝鋒。

煙霧瀰漫,久在煙霧中的湘勇,眼睛被煙刺激的眼淚直流,根本就看不清衝上來的討虜軍有多少,只聽見陣陣喊殺聲。胡亂開了兩槍鳥槍後,便被衝上蔡公墳的討虜軍洋槍打散。負責駐守蔡公墳的湘勇營哨官王錱,只得讓出蔡公墳,率潰敗的三百湘勇過了壕溝,回到湘勇大營。

佔領了蔡公墳後,形勢大變。

討虜軍只要守住蔡公墳高地,在上面架設數門巨型火炮,便能用火炮轟擊地勢較低的長沙城東南側炮臺和瀏陽門。

如此,用火力壓制住城樓炮臺,便破城有望了。(未完待續。)。

喜歡這個天國不太平請大家收藏:()這個天國不太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