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親自練兵 (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接下來幾天,馮雲山領著一千五百餘人,按照班、排、連、營、團的滿編編制人數,分別操練了各類編制的團體佇列動作,在集合、散開以及就地休息等方面進行反覆操練。
剛開始,一個班的集合,隨著口令下達,然後幾息功夫便能完成集合,並整好佇列。但從排開始,便難以完成全部分的集合了,不是幾個班之間的佇列拉得太開,就是那個班裡的人和這個班的人之間的佇列沒對齊。
而營以上的編制,更是是不是有人落隊。最後,馮雲山一陣發火,命令按照練兵前的規定,將沒按時完成集合的人,全部10杖大板,這下,人人小心,馮雲山一發號令,所有人急忙完成集合,迅速整隊,再不敢掉以輕心。
隨著後面幾天的加強訓練,連營、團編制的集合也越來越熟練和利落了。除了整隊的排列不是太整齊外,其餘的都已經有些像模像樣,類似後世無敵人民軍了。
為了加強整隊的整齊,馮雲山將所有人按照組成班、排、連、營、團等建制,進行整隊和報數。
這個訓練科目,也是馮雲山根據眼下這個時代的特點,從後世剽竊過來的。由於太平軍和清軍都是下面士兵太多,雜亂不堪,平時駐防還好,知道是哪些人,一旦開戰,調兵遣將得連帶兵的將領都不清楚手下到底是那些士兵,造成雙方互派奸細混入對方陣營中。而馮雲山訓練這個報數的科目,便是要求每日集合後和吃飯前都報數一次,讓指揮官很容易便知道手下多少人,有那些人。
當然,這報數的數字也都是簡單的從1到20左右,大部分是1到10,若是再超過,估計好多將士都不清楚了。他們也就是這幾天,因為馮雲山的教導,才認識從1到50。但即使這樣,也足夠了。世紀上的報數,一半也就是班和排之類的機構。
十來天的一天早晨,廣州城東校場響起了一陣嘹亮的歌聲: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怒火,噴向滿清韃子敵人!
漢家兒郎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前進!前進!進!”
一千五百多名將士一邊高唱這首聖王親自編寫的討虜軍軍歌,一邊在校場上跑步操練。
熟悉的旋律,讓領頭在前的馮雲山心情激盪!
每次聽到這首後世耳熟能詳的歌曲,當讓他心頭湧起一股強烈的自豪感和向上的振奮,都讓他想起在那國家與民族的危難之際,無數愛國志士,投筆從戎、奔赴前線、英勇殺敵的事蹟。
馮雲山知道,勇敢是軍人的第一要素,這些操練的將士,都是日後討討虜軍內的基層軍官,這種精神必須要先灌輸給他們。
於是,在操練有空的時候,馮雲山也給他們講述滿清入關後,是如何的嘉定三屠,如何的廣州大屠殺,激起眾人的血性,從而更加勤奮刻苦地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