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惠州府戰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羅大綱一聽便明白了。
根據討虜軍總參謀部的情報分析,南澳鎮水師屬於粵閩兩省兼管。其下沒有下轄營,全部為本標,一共一協五營,一共三千五百人。分為左右兩部分,左部分三營隸閩,右部分二營隸粵。
顯然,這廣東水師提督吳元猷是收縮兵力,集聚起來。另外,也將兵禍引向福建水師,讓他們也不得不前來幫忙。
看來,在南澳那裡,將會有場惡戰!
輕鬆佔了海防重地碣石,剩下旁邊的碣石灣裡面的陸豐城便猶如剝開的雞蛋,隨便討虜軍怎麼吃了。
也許覺得沒什麼勁頭,對於陸豐這座小城,羅大綱沒什麼興趣,直接讓梁培友的乙五師上前佔領。
乙五師雖然沒有西洋軍艦,但師內的紅單戰船都是很多,而且以大船居多,每艘戰船上的火炮雖然不多,但加起來就是數量驚人。
也是陸豐城外的螺河河道太窄,紅單戰船也就排成一排,擠得密密麻麻地也才勉強擠了近百艘,再擠也就擺不下了,而且還擔心被火攻。
不過,等紅單戰船火炮同時開炮後,一直羨慕羅大綱那邊有西洋軍艦的梁培友,此時才發現,其實紅單戰船也挺不錯的,只要戰法得當,火力集中起來。
當然,這也是因為陸豐縣城只有零星幾座土炮防守,而且是在那不動,讓梁培友的紅單船有條不紊地佈置好炮擊陣型,要真是海戰,斷不可能會如此順利了。
本來準備觀望一下的陸豐縣令,此時慌慌張張地讓人開啟城門,並跪在城門外大呼願降,只求不要傷害百姓,也不知道是真心愛民還是怕死演戲愛民,不過樑培友是個粗人,也不管他是什麼目的,讓人將他和其他城內清兵一道押送至廣州城。
剩下的駐守縣城安民和掃蕩周邊鄉鎮的後續事情,便交給了隨後趕到的乙三旅將士。
而坐在船艙裡的甲一師和甲三師將士,在師長的命令下,甚至都沒下船,便直接當了回過客看官。
討虜軍徵東的大軍,便連夜出發,開往駐紮著南澳水師的南澳島。
這回,戰略安排不是羅大綱定的,而是總參謀部的二名參謀,再會同甲五師、乙五師兩部參謀人員以及隨同的幾名投降過來的洋人一起討論後,制訂出來的。
總參謀部的人,在那幾名英國海軍軍官的建議下,將整個水師中,大型火炮超過10門的戰船,全部編上名稱,跟人一樣,有了稱號。說是這樣便於指揮。
繳獲的那艘五級戰船,則被當成了甲五軍的旗艦,因為是虎門炮臺繳獲的,便取名為“虎門號”;而二艘木帆炮船,因為有艘是陳開義軍繳獲的,另一艘是陳玉成繳獲的,恰好繳獲時候被擊中了四個洞口,因此,一艘叫“陳開號”,另一艘叫“四眼號”;另外的一艘快速戰船由於速度真的很快,被沙角炮臺損傷,便叫“飛沙號”,蒸汽武裝商船,已暫時完全當初戰船使用,由於是蒸汽機,參謀部的人給它取名叫“鐵牛號”。
新的計劃,是在原有的計劃上進行了適當的改動,便是直接將甲一師、甲三師等陸師,放在惠來縣登陸,攻佔惠來,而後繼續攻佔普寧、揭陽,最終圍攻潮州府城。
而水師,則不驚動沿岸的潮陽,澄海兩縣,而是直接圍攻南澳水師。兵分兩路,一路由乙五師擔任,在南澳島西面主動進攻,另一路,由羅大綱率領的甲五師主力,繞到南澳島東面,截住清軍水師逃往福建一帶。
佈置完成,羅大綱命令五艘繳獲的英國軍艦領頭,率先朝南澳島的水師進擊。(未完待續。)
喜歡這個天國不太平請大家收藏:()這個天國不太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