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分配洋槍,準備出兵(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目前,廣東境內,廣州府的西面,只剩下的高州府、雷州府、瓊州府和羅定州、肇慶府的一部分還未攻佔;廣州府的北面已經全部佔領;廣州府的東面,還剩下潮州府、嘉應州以及惠州府和南雄直隸州的一部分,未被攻佔。
太平軍的攻克九江,攻向南京城的進展,讓他有種緊迫。
眼下軍隊的改制也基本完成,是時候擴張地盤,將兩廣徹底佔據了。
出於鍛鍊的目的,馮雲山將這些項任務交給了新成立的討虜軍總參謀部!
目前,總參謀部除了陸順德、左宗棠、譚紹光、崔大同、許祥光、徐壽幾個搭臺子以外,馮雲山又從英軍俘虜中願意投降的16名軍官中,選了7名受過教育、軍事知識豐富的軍官,補充進總參謀部中,5名陸戰軍官,2名海軍軍官。
那名紅頭髮的名叫卡拉格夏爾的愛爾蘭軍官,馮雲山留在自己身邊,要派用場。其餘的,8名投靠過來的英國軍官,3名陸軍6名海軍,全部編入到新建討虜軍中的團下面做充當教官參謀。
為此,馮雲山還特意讓伍崇曜從十三洋行中挑選了幾名懂英文的管事,教這幾個洋軍官學習中文,便於交流溝通。
陸順德又從軍中挑選了4名基層原來的卒長聖兵,作為作戰處的人員,左宗棠也從軍中挑選了4人作為情報人員,這樣整個總參謀部才超過20人。
這天,馮雲山來到位於原來按察司衙門的總參謀部,召集了總參謀部全體人員,佈置幾項任務。
一是總參謀部儘快招齊合適的人員,必須要識字,有相關的經歷。可以從清兵俘虜中挑選,只要有才識,願意全家投效討虜軍的,只要稽核過關,可以大膽使用。
二是立即制訂二份作戰計劃,同時攻略廣州府的東面與西面,徹底將兩廣全境全部佔領。
三是制訂一份整個討虜軍的作訓操練手冊,在原有的馮雲山編著的《聖軍練兵紀要》基礎上,再結合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內容,將涵蓋操練、行營、實戰、膽氣、營陣、守哨、戰法、武器以及軍隊中復興會組織建設等內容,全部編制完善起來,形成一份《討虜軍操練手冊》的初稿,馮雲山再進行修訂。
左宗棠等人奇怪為何聖王在剛剛整編軍制,便要出兵攻打滿清。
馮雲山的解釋是:兵不是靠在院子裡練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實戰一次,勝過十回練兵。
接到聖王佈置的任務後,陸順德、左宗棠兩人連忙叫上所有人手,分頭行動起來。
陸順德拿著馮雲山給的手諭,帶人到廣州附近的各師中挑選頭腦靈活的基層軍官,一下子便補充了三十餘人進總參謀部。
左宗棠帶領手下,還有7名洋人軍官,攤開一張“兩廣水陸輿圖”,研究佔領兩廣其他滿清統治區的作戰計劃。
首先是西面,主要是高州府、雷州府、瓊州府,正當大家都討論出兵多少,如何一個縣城一個縣城攻打時。
一名年輕的洋人軍官看了看地圖,對洋行的翻譯道:“這三個府已經全部被包圍,為何還要一處一處的從陸路攻打?應當用軍艦和運兵船,直接從海上定點沿內河口,到府城,摧毀城池進行攻佔!”
翻譯將洋人軍官的話轉達出來,左宗棠一拍桌子,興奮道:“沒錯!眼下我們討虜軍已經有五艘軍艦,還有眾多的紅單船和小型帆船,運輸上萬人的部隊也不是什麼難事!我們怎麼沒想到呢?”
“走海路,有強大的軍艦護航,便是遇見滿清的水師和海盜也不怕,順便剿滅他們!而且,將士們也不必艱難辛苦地行軍,行軍還迅速!這個主意很不錯,這洋人的眼光不錯啊!”左宗棠誇獎道。
其實,這也是大家的思維習慣而已,洋人習慣了從水路,用軍艦進攻。而討虜軍,水師採準備建立,自然沒有往這方面去謀劃。
當下,左宗棠便讓眾人往海路行軍的方向去制訂作戰計劃。
他想著,不但西路可以這樣,東路的進軍也可以這樣。
不過,這計劃要實現,前提還得要軍艦修復好才行,左宗棠又派人去打探,那幾艘軍艦修復得怎麼樣了。(未完待續。)
喜歡這個天國不太平請大家收藏:()這個天國不太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