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譚紹光大喜,他正愁行軍艱難,最耗體力,若是能搭竹排順流而下,不但速度快,還能節省體力,全力攻城。不過,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仍讓哨探騎馬,沿連江一路先行偵查。而他則連夜委託天地會兄弟收集製作竹排,準備第二天一早,便率二千將士乘竹排去陽山。

第二天一早,連州城外的連江江面,已經一字擺開上百架竹排。譚紹光在尹尚英的帶領下,跳上竹排,只微微一晃,便穩如平地。

尹尚英率一千天地會兄弟跟隨譚紹光的兩千聖軍將士,一道攻打陽山。

順連江而下,竹排速度很快,一路在探哨和當地天地會兄弟的帶領下,次日上午便到達陽山城外。

尹尚英看了看陽山城牆,道:“譚兄弟,我聽連州的兄弟們說,陽山離省城已經不遠,清妖在此駐有陽山協重兵,有左右兩營約千餘清兵。強攻不智,莫若讓我等兄弟偷偷摸進城裡,聯絡城裡的弟兄作為內應,等今夜天黑時再行攻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譚紹光笑道:“尹頭領說的很有道理。不過,我手下二千將士,雖屢次攻破縣城,但都是黑夜襲擊,從未有白天攻城之舉。此次,便白日攻城,一則早點破了陽山,二則順道作為練兵之途,習慣下白日攻城戰。”

尹尚英不由微怒,便也不再相勸。

暗道,這譚軍帥還是過於年輕託大,聖軍派如此之人將軍,豈不是識人不明?沒有內應,你便以為這官府的城池那麼好攻取的?等你碰得頭破血流,我再幫你倒顯得我過於小人,也罷,我還是先讓手下弟兄偷摸進城,聯絡城內天地會兄弟作為內應,造作準備。

譚紹光命令聖二軍展開旌旗,分散隊形,正大光明地展開攻城,還不讓尹尚英等一道攻城,只讓他率天地會弟兄在一旁擂鼓,吶喊助威。

尹尚英放回本已拔出的牌刀,更是暗怒。莫非,瞧不起眾兄弟的本事?如此執迷不悟,我倒要看看你如何攻城。

陽山城頭的清妖,架設大炮,超城下圍攏過來的太平聖軍轟了兩炮,數名聖軍將士死傷,但其餘聖兵絲毫未受影響,散開隊形,繼續衝向城牆。

近了,城頭上的清兵配有鳥槍的還不到一半,這百餘鳥槍清兵鬆鬆散散,見到太平聖軍衝鋒,也不管距離遠近,砰地就開火,卻未傷到一人,清軍鳥槍射距才百餘步,豈能傷到二百多步外的聖軍?

連忙再裝填充火藥,等再想露頭時,卻見城下太平聖軍的上千鳥槍手已下蹲在地,擺好姿勢瞄準城上。數十清兵剛一露頭,一陣震耳地槍響,便紛紛中彈倒地,嚇得其餘清兵個個低頭爬地上,顫抖不已。

尹尚英和擂鼓的天地會眾,看得眼睛都直了。原來,仗還可以這麼打,火器是如此犀利!不由嚇出一身冷汗,幸好這聖軍不是敵人!

那邊城頭上的清軍冒不了頭,又未進行過從射擊孔射擊的訓練,加上失了膽氣,只顧爬在地上等城下敵軍的槍聲停歇。不料,這槍聲就持續了半柱香功夫。等槍聲一停,眾清兵爬起來時,卻發現上百太平聖兵已爬上城頭,手舞長刀,砍殺過來了。

很快,清軍毫無鬥志,逃的逃,剩下膽怯的便跪地投降。陽山城不到半個時辰,便被二千聖軍攻破。

尹尚英只覺得自己就是個笑話!其餘天地會兄弟也是心情複雜。原以為,攻破了連州城,大功一件,白白送給聖軍,還有點心有不甘。卻原來,這份小心思,在強大的聖兵面前,根本不值一提。難怪這個年輕的譚軍帥能目中無人一般,不用眾兄弟的幫助便直接攻城。這是對自己的戰力有絕對的信心。

不由期待,自己什麼時候也能有那犀利的火器,有一戰便下的強悍戰力。

喜歡這個天國不太平請大家收藏:()這個天國不太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