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童子營裡的四眼狗(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八章童子營裡的四眼狗
李開芳率領梁立泰、陳德風、蘇三娘、盧七等四百餘人率先衝入城內,一路遇有反抗,毫不留手揮刀就殺,不反抗只逃跑躲藏的民壯便抓俘起來。
原來馮紹光早對李開芳四人交代,破了全州城,後軍不要將城內民壯同清妖一樣全都殺了。凡俘虜的民壯,願意歸降天國的,下來都編練為手下聖兵,再不濟,也能編成手下牌尾,用於後勤輔助。李開芳等人一直苦無手下無兵,這下有機會擴大兵力,自然奮不顧身,四人分兵兩處,全力搜尋城內民壯。
馮紹光知道歷史上全州城破後,太平軍為了洩憤,不留戰俘,將全城清軍和民壯,集中屠殺二日,焚燒燬城後才離去。自己讓李開芳他們俘虜民壯,一方面可以增加兵源,另一方面,也是救了他們一命。
天國實行聖庫制度,所有繳獲全部要充入聖庫,再由上級聖庫視情決定需要上繳,餘下的再由聖庫分配眾人所需。
因此,繳獲財物、武器都是要充庫的,而且如實上報很可能就會被上級聖庫撥走,只有民壯,不用上繳,現天國管理體系尚未完善,各部兵員編制也嚴重缺員,可自行編入,再行報備。
第二天天亮時分,馮紹光在李開芳等人接引下,從西門進入全州城。城中仍有不少連片木房尚在著火,一時難以撲滅,更多還是大火後的廢墟,還冒著青煙。
初步統計昨夜戰果,李開芳等人收穫頗豐。俘獲民壯六百餘人,民婦三百餘,搜獲俘虜躲入民房的清妖頭全州營參將楊映河和把總張之福,還擊斃試圖反抗逃跑的清妖頭千總葉永林。另繳獲銀兩珠寶等錢財若干,刀矛等武器數百件,鳥槍百餘杆,火藥只有半擔,就是沒有糧食。
馮紹光命梁立泰率人將刀矛鳥槍火藥等充入後二軍聖庫,又將六百民壯編入後二軍,由梁立泰帶領,陳德風協理;三百民婦編入後三軍,交蘇三娘統率。
上午時分,城內的太平天國各軍將士恭迎天王、東王入城。天王洪秀全率天王親衛入駐知州衙門,改名威德宮,東王楊秀清率中軍大營入駐全州標署營房。
全州城破,楊秀清本心懷喜悅,但現在,卻滿懷怒火。
今晨,他安插在後軍中的細作來密報,軍中有人傳言昨夜引起城內四處起火的天火,乃南王率後二軍施展的神技。經細作調查,昨夜城內火光四起,是南王領後二軍及女營等數百人半夜燃放孔明燈所致。
聽到這個訊息,楊秀清當場將桌上喝水的飯碗摔碎在地。不過很快,他的怒火有了出處,那就是城內的妖兵、妖壯。
剛剛入城,天王東王一同下令嚴懲清妖,派軍在城內四處搜殺妖勇妖壯。
知州曹燮培在城破前蜷縮在城東義倉底下躲藏,幾次想燒義倉自盡,又畏懼猶豫,被西王率兵搜出,當場格殺。
後軍押解的全州營參將楊映河和把總張之福,中軍俘獲的寶慶協都司武昌顯、左軍俘獲的前知州瑞麟等,共計30餘名文武官紳,全部在標署營房前被砍頭示眾。
接著兩天,城中民房內陸續搜出六百多名兵勇及助守民壯、豪紳,全被當場殺死,豪紳家財全部抄獲,豪紳住宅及店鋪亦被付之一炬。
東王又命手下文人廣釋出告,討伐清妖,招人入太平軍。將附近慕名前來全州城投靠太平軍的天地會眾,打散編入中軍、前軍各部,天國兵員得到補充。
而馮紹光這邊,率後軍駐紮在城東門旁的白馬廟處,與駐紮在東門外江岸邊的左二軍不遠。馮紹光知道天國將士連續攻城作戰,剛一進城駐紮下來休整,沒兩三天不會再行軍,便趁此閒暇,對後二軍進行整編。
永安建制封王后,馮雲山由原來的後軍主將,統帥後一軍、後二軍,變成“前導副軍師”南王七千歲,受東王節制。
東王將後軍中有戰力量的後一軍劃撥屬於西王親信的天官正丞相秦日綱統領,透過秦日綱掌握了後一軍,而沒多少戰力的後二軍仍由馮雲山率領。
但永安突圍後一直不給填補兵員,透過這種手段,將南王的軍權基本剝奪一空。作為補償,還將女營兩軍改編為後三軍和後四軍,皆歸馮雲山率領。
馮紹光將李開芳調至後軍署理總制,並向天王東王薦其為正式總制。
李開芳蒙南王看重提拔,對此十分感激,親自組織將歸降天國的民壯俘虜打散,再從親衛營中抽調部分老兄弟作為兩司馬、卒長、副卒長,融入後二軍各營,目的就是為了將後二軍帶出戰力,以報答南王知遇之恩。
後二軍原有二百餘名金田老兄弟,加上後編入的全州城內民壯六百餘名以及三十多名南王親衛,現有兵員九百餘人。馮紹光準備從童子營中,抽十四五歲以上年長力壯者百人,將後二軍湊齊一千多人。
來到童子營,接過童子營首領譚紹光手中童子營的花名冊,馮紹光嘴角翹起一絲微不可查的笑意。
早就想來童子營,熟知歷史的馮紹光知道這時的太平軍童子營裡,可有個天國未來數一數二的軍事統帥英王陳玉成,未曾想花名冊上第二個名字,童子營副首領陳丕成,估計就是陳玉成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