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亞國中迎來一件盛事, 烏託那王子迎娶了長風國中的陽平郡主。

羌亞人民素來友好, 但因著地遠, 漢人卻極少有與羌亞通婚的習俗。早些年,羌亞汗王的父汗還曾向長風,南順, 燕韓和西秦等過求娶過, 卻唯有燕韓皇室將一大臣之女認作公主,嫁了過來。

而這長風國中的陽平郡主, 母親是長公主, 父親是安北侯, 又是長風皇帝的親外甥女, 地位比國中普通的公主都還要尊貴些。羌亞人熱情好客,載歌載舞的迎接的隊伍自發排到了都城開外十餘裡, 看得知瀾驚奇不已。

羌亞汗王和王後親自來城外迎候。

烏託那扶她下馬車見禮。

烏託那雖不是往後親生, 王後卻也待她親厚。

等入了城中,才見不止郊外,城中各處都在跳舞。

馬車途徑之處,還有年輕的男子上前獻花,“!¥……≈”美麗的明珠, 歡迎來我羌亞,歡迎回家!)

陽平接過,道了句:“!¥……≈”謝謝!)

年輕的男子深深鞠躬, 順著樂曲聲就開始跳起舞來。

還果真是一言不合就跳舞,難怪羌亞人雖也驍勇善戰, 卻始終少有戰事。

陽平感嘆。

知瀾卻感嘆旁事,這一路從城門到王宮,馬車中的花束都收了幾大摞。

“留下吧。”陽平心悅。

……

畢竟是長公主和安北侯的女兒,陽平的出嫁隨行少說有兩百多人。

禮部使節,史官,侍衛,宮女,能工巧匠,便是廚子都帶了不少。

羌亞人慣來熱忱,也向往漢人文化,此番陽平郡主的隨行所帶便如在羌亞颳起了一道漢人文化的風潮。

生絲的技藝在羌亞傳播開來,絲質的衣裳裁剪,做工,刺繡,在漢族文化裡又融入了羌亞的風情。

城中興建了許多漢文館,有隨陽平出行到羌亞的文官定期教授漢字和經典史籍,不少王宮貴族中以為漢文為榮。

小至三字經,皮影戲,走馬燈,大致龍舟賽,猜燈謎等,在三兩年內逐漸融入了羌亞人的生活。

漢人有百草集等醫書典籍,又有精通醫理,針灸古方的禦醫在,和羌亞本土的醫術交流融合,也開創了不少診治的先例。

羌亞文化和漢族文化日漸融合。

陽平郡主來羌亞的時間越久,在羌亞人心中的威望便越高。

而迎娶陽平郡主後,許是耳濡目染,烏託那也一改早前嘻嘻哈哈,整日依附在羌亞汗王背後的撒手王子形象。會隨父兄一道處理羌亞國中政務,頻繁出訪各國做為主使節,同陽平一道深入普通的百姓人家,簡單吃一頓飯,或關心日常的用水和極普通之事。

烏託那在國中開始廣受贊譽。

……

到了弘孝四年,巴爾大舉南下,進犯長風。

長風地理位置特殊,是巴爾和蒼月,南順,羌亞等過同巴爾之間一道緩沖的屏障,所謂唇亡齒寒,此次巴爾傾巢而下,長風若破,羌亞等國也勢必被推到危機存亡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