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飯時候, 洛青衫還沒有回府。

州府來人說, 知府大人同幾位大人一道去了堤壩工事那頭,許是要晚些時候回來,知府大人讓夫人切勿掛心。

顧氏讓子萱打賞了些碎銀子。

方槿桐姐妹二人就同洛容遠一道陪顧氏用晚飯。

清蒸鱸魚, 煎豆腐, 幹煸茶樹菇,口味鴨舌, 木耳煲老母雞湯……道道都是方槿桐愛吃的菜, 顧氏輪流給三人夾菜, 三人都吃了許多。

洛青衫和顧氏膝下只有一兒一女。

大女兒洛楚河早些年就嫁到惠州了, 逢年過節才會帶外孫回定州來。

洛容遠又常年在軍中。

加之洛青衫近來忙堤壩之事,回府得晚, 顧氏晚飯大都是自己用的, 家中已經許久沒有這麼熱鬧過了。

子萱眼見顧氏歡喜,就在一旁道:“公子和表姑娘可得多用些,這些菜都是夫人親自下廚做的。”

“難怪了,我都吃第二大碗了。”方槿桐最喜歡顧氏做的菜,同小時候娘親給她做的味道很像, 流連忘返。

方槿玉心中也很羨慕。從小到大,娘親只是在房中同爹爹爭吵,從未下廚給她做過飯菜。

“再喝些湯, 晌午就開始煲了。”顧氏先給她盛了一碗。

方槿玉接過,心底悠悠升起了一股子暖意。

“謝謝姨母。”

顧氏莞爾, 又給方槿桐盛了一碗。

“我自己來。“到了洛容遠這裡,洛容遠要自己動手,拿起的卻是顧氏面前的湯碗,盛好放回她跟前。

顧氏眼底的笑意掩不住,也不推脫。

這一頓飯幾人心情都佳,便用了許久,到最後方槿桐撐得連飯後的甜湯都喝不下去了。

子萱去拿消食的酸湯,方槿桐接過,笑嘻嘻道:“天天這麼吃,我就要賴在姨母這裡不走了。”

說的是恭維話,顧氏自然愛聽。

伸手喚她上前,捋了捋她額前的劉海,親和道:“又不是什麼難事,日後姨母天天給囡囡做。”

喚得是囡囡,足見親厚。

日後,說的是她嫁過來以後。

方槿桐促狹笑笑,又轉頭朝子萱道:“這個好喝,好子萱,我還要一碗。”顧氏果然說,消食的湯不能多喝,方槿桐聽話點頭。這才算將話題移開。

苑中已經掌燈,府中又沒有旁的事情。三人就在東苑首廳內陪著顧氏說會子話。

方槿玉算是客人,顧氏先問起四房的近況,譬如四爺和四夫人近來可好等等,方槿玉一一應聲。

四房還有一個幼子,方槿玉年僅八歲的弟弟方如南。

方槿玉特意尋了些方如南的趣事同顧氏說。

洛楚河和洛容遠都大了,聽到方槿玉說起方如南的事,顧氏就想起洛楚河和洛容遠小時候,一時感慨良多,言辭間卻甚是歡喜。

方槿玉初到洛家,卻很能討顧氏開心。

洛容遠瞥她一眼。

說到方槿桐這裡,顧氏問起她爹爹來。原本方世年此次要來定州,她同洛青衫商議和方世年提親的事情,誰知大理寺那頭忽然出了急事,方世年緊急趕回京中,洛青衫又一頭紮到了水利工事裡,倒只剩了方槿桐和洛容遠在。

他也知曉方世年疼槿桐,只有這麼個女兒,自然捨不得她出嫁。但孩子們始終要長大的。

如今槿桐滿了十六,洛容遠也在軍中及了冠,她的意思是盡早將喜事辦了,再將容遠從邊關調回來,一家子和和滿滿。

眼下,再要逢上洛容遠從軍中回來,怕是又要等上大半年了……

子萱端了新炒好的瓜子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