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見初黎的那一年,賀南序十九歲。

母親邀他去看一場芭蕾舞演出。

那一段時間,他在忙著出國留學的事宜,對於母親的邀請並不感興趣,但礙不住母親的熱情,他還是去了。

賀南序還記得那天天氣並不好。

正是春雨連綿的時節,他路上遇到堵車,趕到那的時候,演出剛好開始。

賀媽媽有些訝異,“你之前不是說不來的嗎?”

賀南序半開玩笑半認真地打趣:“過幾天就要出國了,不陪您看這一場演出,我怕到時候會遺憾終身。”

賀媽媽瞬間被逗得心花怒放,“你就看吧,保證讓你不後悔。”

賀南序不怎麼在意地笑了笑,頭卻低了下來,落在手機上。

他來這的本意的確不是為了看這樣一場演出,只是想著即將與家人有一場還算漫長的分別,在分別之前,好好陪一下他們罷了。

賀媽媽壓著聲音在賀南序身邊說,“你知道我今天為什麼一定要來嗎?”

沒等賀南序回話,賀媽媽又說道:“因為一個女孩。”

“今年年初,我收到母校的邀請,回了京舞附中一趟,當天我跟一群領導吃完飯回學校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我經過舞室的走廊時看到了一個女孩,她一個人在那練舞,練得汗流浹背的……”

大概是從女孩身上看到了自己年少時的影子,賀媽媽忍不住多跟領導問了幾句女孩的情況。

這一問才知道,女孩由於出眾的舞蹈能力和極好的天賦,在十四歲時就被京舞錄取。

“她年紀小小卻出類拔萃,上個月還代表學校出國參加了一場文化交流的盛宴呢,這女孩啊,未來一定會很有前途的。”

那時的初黎,像是一顆耀眼的種子正在萌芽。

賀南序聽著向來來在舞蹈方面,對別人,對自己都要求很高的母親,那樣讚不絕口,也難免多了幾分興致。

那場演出正式開始的時候,賀南序將目光落到了臺上。

那不是一場個人演出。

可在人群裡,賀南序卻還是一眼就看到了母親口中所說的那個女孩。

站在舞臺上的她,像是在發光一樣。

後來賀媽媽是那樣跟賀南序說的,她說,這段舞蹈讓她感受到一種蓬勃的生命力和對未來美好的期待。

賀南序不太記得自己當時是怎麼回賀媽媽的話了。

他只記得,對舞蹈不怎麼感興趣的他全神貫注地看完了整場的表演。

等到演出結束後,他的手機上,竟然也多了兩張照片。

看完那場演出後的一個星期,賀南序就去了德國留學。

2.

在國外的那幾年,賀南序的生活很規律,也很簡單。

當時,他並沒有意識到一個只看到過一次的女孩會帶給他生活什麼變化。

所謂喜歡,一見鍾情這些詞也完全用不到他們的關係上。

那時,她才是個十五歲的少女,他難不成瘋了,因為多看了幾眼,就想著會跟一個沒成年的女孩有以後?

賀南序是個很理智清醒的人。

但這份理智清醒,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裂開了一條縫隙……

3.

去德國的第三年。

聖誕節前後,賀南序有兩週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