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戮劍祖背負雙手,走到與顧劍平平行,看著上方虛空,淡然道:“世間萬物,皆由大道而生,非常貼近大道,只是沾染後天種種,才背離了本身,只有勘破一切,方能貼近大道。”

“不過到了這一步,還只是貼近大道,想要與道合真,還有最後的阻礙。”

“大道無有本性,所以,這最後也是最大的阻礙,就是你自身,就是你的本性。”

“不殺掉自我,談什麼本性自空,以成大道之祖境界?”

“殺掉因自身情緒念頭而起的外物非常簡單,但自我存在亦是執念,你,能夠殺掉嗎?”

聽得這充滿殺氣卻又用平淡的口氣說出來的話語,顧劍平卻覺心靈震撼異常,一時間對自己的大道有些迷糊起來。

震撼之中,顧劍平心裡還是不由自主地抗拒著來自殺戮劍祖的當頭棒喝。這些抗拒,源於自身修行歲月的的點點體悟,源於堅定道路、龍虎交彙,源於斬破虛妄、明心見性、成就道尊等修煉的經歷。

如果照殺戮劍祖所說去做,這過往種種,就全部成為虛妄,毫無任何意義,既然要殺掉本性才能佛祖境界,那堅定道路有什麼用?明心見性有什麼用?把持本性又有什麼用?!

似乎看出了顧劍平的抗拒和猶疑,殺戮劍祖,看著顧劍平,一步向著顧劍平走來:

“不堅定道路,如何明心見性?”

“不明心見性,把持本性,如何能夠真正地殺掉本性?”

“道門師法自然,佛門境界四大皆空,去除後天種種沾染,就是為了走到可以真正殺掉本性,複返先天,以虛佛祖境界的地步。”

“過去不管功法還是道心的修煉,都是為了這一步打基礎,是手段,而非目的。”

“你執著過往,是混淆了手段和目的的區別,以手段為目的,被虛妄所惑。”

“莫非你還不明白?”

壓迫越來越大,一句一句直誅顧劍平道心,讓顧劍平有一種喘不過來氣的感覺,他說的似乎句句都對,自己難道真的執著於過往,混淆了手段和目的?

在這道心質問之下,顧劍平只覺自身道心開始動搖。油然而生“覺今是而昨非”之感。

就在顧劍平道心徹底動搖之際,腦海之中忽然閃過了一些畫面:

昔日與自己等一眾弟子和顏悅色的談笑的師父寂滅道祖,喜歡垂釣美食的五行道祖…..,經常遊歷周天四處販賣貨物的接引佛祖。

這些道祖大能,按道理說早已經道則圓滿,,明悟了本性自空,可尋常間。卻是如同凡俗之人一般。

而自己認識的一些久久不能晉升道祖道尊之位的那些仙人,卻是無論何時何地,都是毫無本性,如同金石般無情無性。

恍惚之間,顧劍平又想起了了踏入修煉道途第一天,那位早已去世的老道士說道那些話語。

“修煉即修心,將心的本性修到隨意變化卻不變,以對應不同事不同物,如同‘大道’那般。”

這些俗套的話語句話,諸天萬界大部分修士皆知,可如今回想起來。真是意味深長。

自己一步步修煉到這個境界,憑借的是什麼,是大毅力、大智慧、大堅定,是堅定道路、明心見性,堅守本性。

豈能因為殺戮劍祖一席話,就全盤否定過去,否定自己對於修行和大道的所有感悟,放棄自身本性?!

一念轉動,顧劍平道心漸漸穩定。

第二十咦章。大道機緣問本心 三

見得顧劍平道心漸安的樣子,殺戮劍祖面露冷笑,卻是走近過來,聲若雷霆,大聲喝問道

“不殺掉本性,怎麼本性自空?”

“不去掉一切本性,怎麼能合得大道的無性之本?”

“不徹底決棄自我存在,怎麼能以晉升大道之祖?”

“過去修行的感悟之所以為假,就是為了襯託今日之真。”

“明陽小輩,你明白,還是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