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4.海軍出征

兩國國君當初選擇尊大宋皇帝為天帝,果真是明智之舉。

不然以他們兩國之國力,又有何可能能請到大宋這般強援相助?

很快,便有海戰船向著岸邊駛來。然後放下小船。

有數名將領分別挺立於小船之上,穿著銀色甲冑,在陽光下威風凜凜。

待到岸邊,便見得潮州知州拱手對著諸將道:“下官見過黃副安撫使、陳軍長、闕軍長、支軍長。”

乘坐小船而來的,正是天隕、天敗、天殺、地勇幾軍軍長及重要將領。

天殺軍軍長陳吊眼在各軍將領中如今都是頗有名氣,自不必替。

天敗軍軍長支永壽,原任福州守備軍軍長,在和元軍廝殺時也有不俗表現。他本是興國軍區將領,只趙洞庭出於他曾有率領海軍的經驗,再者也是不想各大軍區各城頑固體系,是以將他空降到濠鏡島任天敗軍軍長之職。

天隕軍軍長闕華榮,也不是生面孔。

他原任靜江府守備軍軍長,也是戰功累累。趙洞庭封他為天隕軍軍長,未免沒有激勵鎮南軍區,也既是鎮國軍區諸將的意思。

雖靜江府守備軍軍長和天隕軍軍長品階相同,但其含金量總是不同的。

各地守備軍算是大宋禁軍預備役,而其軍中將領,說起來也其實是禁軍將領的跳板。

如在大理、新宋臣服的那些降將們,現在便多都被派往各地守備軍及守軍中任職。

若表現好,以後提領禁軍,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若是表現不是那般突出,便在各守備軍、守軍養老也是常情。

趙洞庭講究的是兵不在多而在於精,各地守備軍、守軍,其待遇等等,當然不如禁軍。

至於被潮州知州稱作黃副安撫使的黃之傑,他是瓊州副安撫使,冉安國左右手,原本便是領著瓊州軍勇字軍,如今也是領著地勇軍。

瓊州的情況終究和大宋內地還是有些不同。

在瓊州大宋百姓和那些少數民族徹底融合起來之前,趙洞庭不會對其地將領輕易去做調動。

這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

陳吊眼等人到得岸邊,直接下海,任由海水打溼褲腿,也是給潮州知州等人打著招呼。

然後瞧見穿著迥異的麻納西迦納、王再侃兩人,便是猜出來兩人身份。

陳吊眼笑道:“想來兩位便是麻逸、渤泥使臣麻納西迦納大人和王再侃大人了?”

麻納西迦納、王再侃兩人連連拱手,“見過諸位將軍。”

有求於人,他們姿態當然要擺得低些。

莫里則是在旁邊笑道:“流求使臣莫里,有幸見過諸位將軍。”

然後只是很簡單的幾句話間,眾人之間便頗顯得熟絡起來。

畢竟,此時在麻納西迦納等人旁邊的那些航海士、海軍將領們,和陳吊眼、黃志傑等人都已經算是不錯的朋友。

他們在各軍呆過很長的時間,且也的確為大宋海軍的訓練付出不好汗水,也有不少功勞。

這日,大宋海軍並沒有急著出海。

作為東道主的潮州知州在府衙內設宴款待麻納西迦納以及陳吊眼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