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布開防線(第2/3頁)
章節報錯
東路軍只負責梧州、岑溪、信宜、高州、吳川沿線的六萬餘兵馬的糧食。
還有西路軍,則是負責文天祥和張珏麾下所率十一萬兵馬的糧食,以鬱林州鬱林為中轉站,再分十一路運送向潯江、鬱江沿線各城。
看守糧草的千夫長見到趙洞庭後,跪倒在地,向趙洞庭稟報糧草情況,交接糧食。
趙洞庭御筆簽下交接令,讓這些看守糧草的黃龍禁軍趕回雷州,然後便在吳川縣內等待著趙與珞的到來。
這日的傍晚時分,趙大他們終於將城內的屍骨收拾妥當。
吳川城內雖然仍舊荒敗,但看起來總算不再如之前那般慘悽悽像是人間地獄。
有近三十艘海戰船在吳川縣外渡口靠岸。
戰船上旌旗高掛,有宋字軍旗,也有瓊字軍旗。
是趙與珞的瓊州軍趕到了。
這兩萬瓊州軍分別為瓊州勇字軍和剛字軍。在瓊州現在的六萬守軍中,算是精銳,也是趙與珞親信。
趙洞庭得到訊息,親率百餘騎到渡口迎趙與珞大軍入城。
雖然這其中有很大的作戲成份,但無疑還是讓得趙與珞頗為感動。
他當然知道趙洞庭是做樣子,但有心做樣子,也是皇恩不是?
他是臣子,趙洞庭是皇上,便是不做出這副看重他的樣子,他也無話可說。
在渡口,趙洞庭牽著趙與珞的手入吳川城。
其後兩萬瓊州軍浩浩蕩蕩下船,場景頗為震撼。
到府衙後,趙與珞請示趙洞庭,“皇上,不知我瓊州軍負責何處防務?”
之前趙洞庭只是命他率兩萬瓊州軍趕來吳川,卻並未對他下具體的軍事命令。
趙洞庭坐在上首,道:“煩請趙大人率兩萬瓊州軍駐紮吳川、化州、茂名、信宜四城,互作連橫,各城之間二十里設烽火臺,時刻提防元軍來犯。”
他沒有打算將瓊州軍安排到太深的地方去,因為,他心中始終還是擔心元軍會從海路進攻。
吳川、化州、茂名、信宜離海岸並不遠,讓瓊州軍駐紮在這,若是真有元軍襲雷州,到時候要馳援也來得及。
趙與珞聞言卻是有些疑慮道:“信宜不是有天閒軍駐紮?”
趙洞庭道:“天閒軍朕要時刻帶在身邊。從岑溪到梧州路途極遠,要守元軍,天閒軍不可能長期駐紮信宜。”
趙與珞這才輕輕點頭,“臣領命。”
趙洞庭又道:“還有就是,若是戰起時,有元軍從海路襲擊雷州,還得由大人率軍馳援。朕軍中火器已經盡皆派發于禁軍之中,沒有火器可以派給大人你,到時候,只能依仗大人智謀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與珞道:“當初皇上還沒有發明火器時,臣也照樣斬元軍的頭顱。”
“好!如此朕便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