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七將奪袍1(第1/3頁)
章節報錯
“孫兒遵旨!”
楊恩一見楊廣同意了,自然很高興。不過楊廣暫時不讓薛舉的兩個兒子擔任武衛衛士,並非毫無道理。
因為,當時,左右翊衛、左右金吾衛、左右武衛、左右監門衛等等,都是非常容易接近皇帝的,一般衛官要經過精心挑選,並不容易進得去。
隨後,楊恩護送楊廣和蕭皇后一行徐徐進入宮城。
……
隨後幾天,楊廣又對關中與河東的人事安排作了調整,朝廷的主要官員,都要跟隨他出行洛陽江都。
左武衛將軍屈突通已經擔任右驍衛大將軍,統兵三萬到河東駐守,那裡是關中門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其餘各部、各寺監,基本上都留了一位副手,協助楊恩,另外,西京副留守是刑部尚書衛玄、左翊衛將軍陰世師。
這個衛玄已經七十多歲,身體還算不錯,能有這樣的高壽,非常罕見。
另外,整個關中附近,留守兵力在十萬人,也不算太少。
由於楊恩還在守孝期間,因此,楊廣走後,他也一直呆在家中,總共要滿六個月之後,才處理政事。
……
光陰似箭,三個月很快過去,一晃就到了十二月底。
楊廣已經發布了征討高句麗的檄文,估計馬上就要抵達涿郡。
對他的檄文當中,當然是說高句麗“不遵王命”。
其實,從北魏開始,人們就已經認識到了高句麗這個國家對中國北部邊疆的威脅。
因為他當時地域非常廣大,除了現在朝鮮半島的北部地區之外,還佔據了東北地區的大片領土,其作戰能力十分強悍。
如果不加以剿滅,他們遲早會像北魏鮮卑族一樣入主中原,這是每一個當皇帝的人都可以看得明白的。
所以不論是後來的北齊皇帝高洋,還是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都想讓高句麗臣服。
這裡面只有高洋做到了!當然那很短暫!
現在很多人對這個北齊皇帝高洋很陌生,這個人是北齊的開國皇帝。在他當皇帝的前五年之中,親自統兵打得整個北部各少數民族沒有了脾氣,完全臣服。
當然,後面四五年,酒精作用之下的神經病犯了,成了有名的暴虐之君!
而楊家父子都以失敗告終,後來的李世民也沒有成功。
最後還是在唐高宗時期靠了武則天派李積,才徹底平定了高句麗。否則我們現在華夏的領土,搞不好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如此可見,並不是楊廣窮兵黷武,征討高句麗是國策,是必須要做的大事之一!
誰當皇帝,也不可能讓一隻老虎在旁邊睡覺,或者虎視眈眈!
對於楊廣領導這場戰爭的勝敗,楊恩無法預料。當然,自己歷史上,這次戰爭是失敗的,損失慘重,死亡數十萬人。
不過,因為有自己生產的火藥武器、汽油武器,他覺得獲勝的可能性還是頗大,畢竟派出正規軍隊都有一百萬人,民有兩三百萬。
……
這天,是楊恩第一次到尚書省辦事,按照規定,這裡就是辦公地點,留守的官員,要根據規定經常到這裡來一議事。
天氣非常寒冷,外面漫天大雪,尚書省的辦事房內,有幾個大火爐,還是很暖和。
議事的程式絲毫不能馬虎,有御史臺的留守禦史中丞和相關的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進行監督。
而且每個月,每個留守官員都要上一道奏表,詢問皇帝身體是否康健。
文武百官坐得整整齊齊,給齊王楊恩行禮問安。
“肅靜!向齊王行禮!”有御史喊道。
於是眾人在他的帶領下,給楊恩叩首行禮!
“免禮!諸位有什麼事情儘管說來,不要過於拘謹,大事小事都可以講!”楊恩說道。
現在,看著這些在自己面前畢恭畢敬的文武官員,他終於有一點當“皇帝”的感覺了。
眾人當然也知道,面前這個齊王,與幾十年前東魏權臣齊王高歡的世子高澄一樣,都是早熟之人,十二三歲能夠獨擋一面!
想當初,如果高澄不被他的廚子暗殺,北齊的開國皇帝,是輪不到他弟弟高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