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想安排李智雲學習製作火器的技術,楊恩知道他們沒安好心,當然不可能同意。

李世民沒有達到目的,悻悻然離開。

看著他的背影,楊恩突然想起來,他們竟然如此關心火器,李淵又兼任衛尉少卿,肯定他們會想辦法研究火藥的配方以及火器的製造方法。

至於汽油的冶煉方法,搞不好他們也已經偷學了去。

楊恩不由得感嘆:這就不是複雜的蝴蝶效應的問題,而是簡單的洩密。

不過這種事情無法避免,要完全保密根本不可能,何況人家是高官!

這裡要介紹一下衛尉寺的職能。隋代衛尉寺的職能非常簡單,主要是管理兩京長安、洛陽)的軍器庫,平日裡負責儀仗兵器、帳幕等。

這個位置應該不是太重要,不過對於楊恩來,李淵要是掌握了火器製造技術,就非同可!

他心想,這個火藥的配方,很可能被他們搞清楚,汽油蒸餾技術也有可能早已被他們知道了去,這對今後自己平叛,可是威脅巨大。

現在看來,製造槍支的技術一定不能洩密,必須在秘密情況下進行,還有子彈的製造、迫擊炮和大炮的研製,都必須更加保密。

想到這裡,他把鄧倫、蔣鵬、謝俊、韋挺四個人找了進來,對他們四人道:

“火器威力巨大,製造技術必須嚴加保密,如果被外蕃人偷了去,必將嚴重威脅我大隋之安全,因此我決定採取更加嚴格的研製措施,明上午,我等去城外尋一個塢堡,作為製造火器的場所。”

四個人一聽,都認為可行!

……

塢堡,也稱為塢壁。這種建築物在古代南北方都非常常見,現在有些地方也可以見到。

有的地方也稱為“寨”。他主要是在動亂年代,用來防備土匪、亂兵襲擊。

其結構多為四方形,有的是圓形。外牆高大厚實,有射擊孔,還有觀測的塔樓,有些有炮臺等等。

塢堡可大可,大的彷彿一座城池,可以容納一兩千戶人,也就是住個七八千人、萬把人沒有問題,可見其防禦力量不可視。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和北方塢堡數不勝數,最大的塢堡,聽有幾萬饒。

當然,這些都是世家大族控制,比如北朝時期的河北塢堡就非常有名:范陽盧氏、趙郡李氏、渤海高氏。

其中渤海高氏,也是北齊皇帝高氏的家族。

當然也有人是高歡故意要攀高門,他實際上是鮮卑人。

不過本人覺得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攀七八代以上的遠祖還有可能,而高歡認的是三代以內的親族祖父),別人可以去調查的,因此要冒認的可能性非常。

其實,李淵自己是趙郡李氏,反而更有可能是冒充!

這些家族所需要的控制幾千、上萬的部曲、奴僕、平民士兵,連北齊皇帝都要仰仗他們,足可見其勢力之龐大。

在北方邊境,朝廷有時候還下令修建塢堡,以防止邊境外蕃人襲擊、騷擾。

這種建築對於保護百姓的安全、保護華夏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第二一大早,楊恩穿了便衣,就帶了這四個人,因為還有李大亮帶著五十名護衛,一起趕往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