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政治宣傳(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廣心想,上次楊暕剛剛被軟禁之時,楊恩也過幾句類似的話,要擴大庶族當官的比例!
原本以為他的是氣話,沒想到聽到他今日之言,似乎心中早就要打擊門閥!
莫非這個十三歲的孫子是個才?要不他為何如此有遠見?
如今的考試製度,的確非常不完善,還沒有定期開考。
秀才科、明經科已經開考多年,進士科也已經於六年之中考過兩次,但那都是好幾年考一次,每一次只選拔幾個人!
這與全國的一萬多名文官相比,差得太遠!
如果像楊恩所言每年考一次,每次錄取一百多人,那可是壓制世家門閥大族的良方!
這樣可以保證更多中庶族和平民子弟入仕,有利於維護統治,削弱世家大族的利益。
好辦法!他心裡非常高興,大笑道:“楊恩之言,正合我意!虞相公,你們回去研究一下,將秀才、明經、進士等科目改為常科,每年開考一次。
秀士科,怎麼也得錄取五六人,每年控制在五冉十人;進士科,按照每年十五到二十人;至於明經科,按照七八十人至一百人錄取。”
“遵旨!”
眾人一聽,很是震驚!
這錄取比例和開考時間一旦固定下來,必將對大隋產生深遠影響,嚴重危及世家之利益!
因為,現在雖然已經開考科舉多年,但是錄取人數十分有限,絕大部分官員還是依靠薦舉與官蔭!
官蔭:依靠父親、祖父或者曾祖父的做官身份,取得做官資格)
不過,他們也倒是無所謂,對於這幾個人而言,倒是沒有影響,因為他們的子孫都可以用官蔭入仕。
……
七日後。
曲江池。
夏季曲江池,兩岸楊柳依依,百花盛開;那枝頭上,停滿了各式水鳥。
湖中百鳥成群,荷葉連,荷花滿滿;這裡風景宜人,是京城眾多士子和遊人嚮往之地。
岸上與湖中船頭上,不時可見意氣風發的書生,揮著手中的紙扇,在那裡高談闊論!
有人爭辯得滿臉通紅,唾沫橫飛,惹得旁邊的友人搖頭暗笑!
要進行科舉改革的風聲,早已經瘋傳了了京城和周邊數郡!
他們都對即將進行的一年一度的常科考試,充滿了無比的希望!
因為這對他們來,做官的機會擴大了百倍以上!
……
在曲江池北邊,皇帝楊廣在眾多大臣和護衛的陪同之下,登上了龍舟!
今是虞世基踐行打賭輸給楊恩的諾言,請皇帝楊廣和幾位宰相、親王遊園,還有幾位朝廷重臣和才子相陪。
請才子相陪的想法,是虞世基想出來的。楊廣很喜歡文學詩詞,勝過隋文帝很多。
也正是他愛好儒學、詩詞,所以一登基,就立即將文帝廢棄的州縣學全部恢復,這種教育制度,一直持續了一千多年!
今日被請來的這幾位才子名氣都不:秘書省校書郎房玄齡、崇文館校書郎許敬宗、金吾衛兵曹杜正倫、監察御史杜淹、起居舍人虞世南。
這幾個缺中,楊恩與許敬宗很熟,其餘的幾人,在後世自然聽過。
特別是房玄齡,幾乎上過中學的所有華夏人都知道這人,另外還有一個杜如晦,不過他在外地做官,並不在簇。
那個杜如晦,就是這杜淹的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