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

蔣鵬進來給楊恩報告一件密事:“大郎,原本齊王與韋三孃的關係,外面雖有傳聞,但並未公開,陛下起初並不知曉。

當初韋三娘待產之時,齊王將其安排在一處極其秘密之所,外人不得而知。不料三娘產女後,被人揭發了!

根據奴調查,這揭發者是王溫,此人是長安縣尉,與燕王關係極好!據奴猜想,此事應該和燕王脫不了干係!”

楊恩一聽,頓時心中騰起一股無名怒火:怪不得呢!如果伯父不是因病提前死亡,將來就會做皇帝,而楊倓就會當上太子。

如果齊王當了太子,楊倓就永遠只是個親王,今後繼承皇位的會是自己!

楊恩心中暗自心驚:居然真的是楊倓搞掉了我父親!

此人只不過十三歲而已,想不到居然心機如此之深!

自己雖然也只有十三歲,不過是後世穿越者,實際上已經二十八歲,當然與他不同。

“此事暫且保密,不可對外人講!”

楊恩吩咐道,他心想,這政治鬥爭,都是你死我活,沒有誰對誰錯!

我們看鹿死誰手吧!

“奴遵命!”

隨後楊恩又交代蔣鵬,要多與唐國公李淵、楚國公楊玄涪虎賁郎將宇文化及的手下和家人搞好關係,不要吝嗇錢財,蔣鵬一一照辦。

這三個人都可能是將來的反賊,一定要加強監控。

“大郎,那散佈謠言白疊花要漲價之人,奴也已經調查清楚,是燕王府的一位副管事蘭熊!”

“嗯!我已知曉……”楊恩又皺皺眉頭。

……

第二日下午,滻水邊。

楊恩帶著張彬、謝俊、鄧倫、韋挺四人和十名護衛,騎馬沿著他五十頃五千畝)土地轉了一圈。

他發現只有三個地方適合建立大型碾磑。太的碾磑,楊恩沒有興趣,因為不但收入沒多少,還可能被人別人破壞河道。

因為河流的功能主要是灌溉,缺水時,朝廷是要加以管理的。

楊恩把自己建造兩座碾磑的意思大致給鄧倫了一下,請他他來主持設計。

還給他了建造碾磑的原則:一是規模要大,要牢固,不要怕花錢;第二,一定不要破壞河道,不要影響河流灌溉,以避免監察御史和其他官員彈劾。

第三,要考慮好安全,避免河流漲水將碾磑沖壞,其中第三點非常重要,因為夏季滻水是經常漲水的。

鄧倫看了看這環境,道:“王爺,這前兩點好,但如果要避免滻水漲水沖壞碾磑,就必須得從滻水開渠引水,來帶動碾磑。

這引出來的水,還必須要回到滻水當中去,而且還必須有過流保護措施,這樣才能避免沖壞碾磑。”

鄧倫的這個道理,楊恩當然明白。這碾磑當然不能建在主河道之上,否則大洪水一來,肯定會被沖毀,那樣就得不償失。

“鄧先生之言極有理,我們就在此處仔細看看,先畫個簡單的圖樣!”楊恩道。

……

看完現場之後,眾人在張管事的帶領之下,來到一農戶家鄭

這家農戶男主人姓張,叫張雲,六十二歲,是這張管事的族人,在當地算一普通農戶。

他家並未分家,與兩個兒子住在一起,其中一個兒子正在服兵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