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荷還在擔憂這事兒自己提出來有點突兀呢,不曾想這個時代的地主居然就想到了這一層。

可見,其實每個時代,都是有聰明人的。

只不過是有人的做的早一點,有的就晚了些時候。

機遇,人人都有,只不過,有的人抓的住,而有的人終身錯過……

“這個,說實話,咱們村要打水池啥的,這是好事兒,可是,好些人家只吃一些野菜粥啥的,壓根兒沒力氣啊。到時候下地做工,那力氣用不上,工程也拖時候呢。”

說到這個問題,現場的村民都沉默了。

這種全村人未來都好的事兒,其實都還是想做的。

但是,現在這幹旱成這樣了,好些人家飯都沒的吃,身體也不怎麼好。

這沒吃飽的人,下地幹活,那就是半分力啊。

這樣的工事,一旦開工,卻要很久才能做的起來。

“那個,這樣吧,我看全村的人,先咬緊牙關,盡量對付著把這個蓄水池先打幾個備用著。我和大山這段時間,一來要帶著人進山弄那個水渠,二來,也隨便在這山裡面打獵。咱們盡量讓全村的人都能上工後吃著肉。當然,這個章程要怎麼做,就需要村長你們來帶頭了。”

只是瞬間,楊秋荷就做出了這一決定。

說完後,她才想著,這事兒應該和馬大山通氣啊。

心虛地看向馬大山,後者卻是沖她微微一笑。

再站起身來。

“對,這個村子終歸是我們的家。若是這個村都沒了,咱們出去逃荒啥的,到時候可就真夠嗆了。咱們先盡人事,聽天命吧。若是再抵不了這一關,再說下一步的事兒。”

村民們也清楚,若是真的出去逃荒,只怕有的出去的命,沒回來的運。是以,好些人家還是決定,響應村裡的號召到密林挖水渠。

婦女兒童啥的,就在村外面盡量挖蓄水池。

在得知楊秋荷和馬大山會盡量打獵回來,提供一些獵物給挖掘上工的村民吃喝後,村裡好些懶得不愛動的人,也跟著上工了。

一時間,這熱鬧勁兒居然喧天。

因為楊秋荷和馬大山至關重要,是以家裡就不用再抽調人員去上工。畢竟,家裡也只有倆丫頭,還有馬小三還可以做活。其它的,全是半大小子。

雙胞胎兄弟也才八歲。這個年紀,就算是上工也做不了多少活兒。

“從明天開始,我們幾個也得分工合作了。三丫,你帶著二妞幾個,把家裡的菜地管理好。還有,咱們的田地,就交給小四小五你們看好。家生,你負責看好小六和枝丫兒,在家裡看門。我和大山,就分派帶著人員進山。那山裡面有野獸,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

周老吧嗒吧嗒,最後把煙一擱,“丫頭,光是你們倆進山,我不是太放心。畢竟是在水源的地方上工,那山裡面的野獸可都不長眼睛的。尤其是一些大家夥,萬一傷了人,到時候也不好說。這麼的吧,我在家裡閑著也無事,索性就跟你們一塊兒進山去。”

楊秋荷聽的一喜,“好,有師傅出馬,這一次進山應該不會出啥問題了。”

到是朱佩安,一聽所有人都有活兒幹了,就他一個養傷的還沒事情可幹,到是覺得有點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