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啊就是啊,終歸是一家人,這家裡的醜事兒,沒必要爆的太多了。老姐姐啊,你還是趕緊帶著你一家老小回去吧。”

村裡,終歸是良善之輩略多一些。

對於這二家人的糾葛大家還是心知肚明的。

雖然看著馬大山幾個最近的日子好些了,內心略有點不舒服。但是,剛才馬大山的話,還是讓他們想起了這二家人最初的狼狽,饑不擇食的每一天。

那會兒,他們還在慶幸自己家和和美美的,沒病沒災來著。

其實,人家現在有了這樣的好日子,不就是自己個兒努力得來的麼。有得,必有一失。不少村民還是能想到這一層的。是以,就跟著勸說起老羅氏來。

被下了臉,還被全村的人看笑話,這樣的事情,老羅氏怎麼咽的下氣。

她眼睛一轉,眼睛緊盯著老三媳婦兒。這個媳婦兒,在家裡略精明一些。

好些家裡的事兒,她都指著她去做到。

不少心機深沉點的事兒,也是她才能辦到的。可以說,三兒媳婦兒與她,也算是心靈一點通的一對人兒。

這會兒老三媳婦兒收到她的求救眼神,哪還不能理解這老太婆的想法啊。

她有心不管吧,這事兒是馬家人所有人的面兒。

若是不管了,以後老房的人走出去,只怕會被人說的一錢不值的。她還有五個子女還要指著婚配呢。若是壞了名聲,這兒女以後還怎麼找好人家!

這麼一尋思,她就努力地找馬大山剛才話裡的錯處。這一細思,還真就想出來了一條。

“大侄兒啊,這事兒說起來我這當伯母的真不應該多嘴。不過,你這口口聲聲地說當天要找咱娘商量你和大妞的事兒。可是,這也就是你嘴巴上說的啊,事實怎麼著,恐怕也就是你心裡有數了吧?

再說不好聽點兒,你這昨天晚上才匆忙地提出要訂親,今天就急急地擺酒席了,還有這一紙的婚書,我們做長輩的怎麼就一點迅兒也沒有呢?你跟大妞這麼著急的要辦訂親事兒……難不成,這裡面還有啥我們不知道的事項?”

她這可謂是步步緊逼,一點也不讓步了。

楊秋荷聽的內心也略一沉。

這事兒,她們確實是腳跟兒不穩呢。

偏偏就這節骨眼兒上,那原本站在人群裡面看熱鬧的李氏,也在這時候哈地冷笑出聲。

“唉呀,要說來吧,楊秋荷和馬大山為何要這麼快訂親,想來,也是因為怕某些事情穿幫,這才著急上火地那個了唄。”

她這陰陽怪氣的聲音,立馬就吸引了在場地的人關注。

好看熱鬧的人,都嚷嚷起來,“唉呀,我說狗剩娘啊,你這說的啥意思,好象你知道人家為啥突然間要訂親一樣。”

馬家老房的人,更是打了雞血似的全都盯著那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