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齊聚一堂(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繼宣正帝、安宜皇貴妃一併賞了東西到蕭家後, 項皇後也特地吩咐人, 抬了兩口箱子到蕭家。
裡頭裝著的,盡是綾羅綢緞。
其中一些還是今年剛上貢分到鳳鸞宮去的貢品。
這時眾人方才知曉, 原來太皇太後、皇太妃與項皇後, 都已經召蕭七桐去瞧過了。如今這後宮之主都未曾說什麼……
可見這樁婚事,再無人可撼動了。
一時間京中有多少人嫉恨妒忌不談。
當那兩口箱子抬到蕭家的時候,蕭老夫人卻又幾夜睡不得好覺。
“她倒是個有心計手段的, 小小年紀, 便能匡住安王不說, 連皇後、皇貴妃這樣的人物也能哄住……”話說到這裡,蕭老夫人眼底不由露出了一絲驚恐。
如今容不得她再小瞧蕭七桐了。
一旁的婆子忙道:“老夫人怕什麼?您是她的祖母呀。”
又一旁的丫鬟, 忍不住道:“如今五姑娘得勢, 老夫人若是再與她錦上添花,給些甜頭,五姑娘若是個聰明的, 自然知曉與您好下去。”
蕭老夫人頓了頓。
她從來都瞧不上蕭七桐,難道……難道真要就此開始,改變了待她的態度嗎?
那丫鬟見蕭老夫人開始考量了,便也趁熱打鐵地道:“如今咱們府上女主人沒了, 您又本該是在府中享福的。瞧來瞧去,便也只有五姑娘當得起府裡的門面了。五姑娘越好,不也正是咱們府上的臉面越好嗎?”
蕭老夫人的眸光閃了閃, 並沒有應這話。
她對祝琇瑩母女的厭惡, 並非這樣輕松, 一朝因為蕭七桐得勢,便全消了。
她可還記著自打娶了祝琇瑩進門,她兒子便一直走著黴運。
在大理寺少卿的位置上動也不動便罷了,膝下連個兒子都沒有。
蕭老夫人想去想去,始終覺得恨意難消,她掐緊了手掌,道:“那也得她坐穩了安王妃的位置再說。如今……如今她依舊是蕭家的女孩兒,依舊只是個小丫頭。”
蕭老夫人冷哼一聲,道:“縱使如今下了婚旨,但你瞧,這京裡頭的貴女們,會因著這樁事,便與她交好拉攏,百般討好嗎?”
丫鬟訕訕退下,便也不敢再說什麼了。
……
大歷朝民風較為開放,縱有男女大防,但卻看得沒有那樣嚴重。
若是有同齡世家男女混在一塊頑的場合,女子佩面紗即可。
而大歷朝每逢春日,便都有踏春賞花、採花、飲春酒……等習俗。
因而這時,各家都常舉辦宴會,邀京中夫人千金登門。
而到郊外去踏春、採花、投壺、射箭,便常常只有京中的年輕公子與貴女一併去頑了。年長者都少有跟去的。
京中貴女大都妒忌蕭七桐的好運氣,逢這樣的時候,自然誰也不樂意叫上她。
鴻欣郡主自然是得了邀請的,只是她少與那些貴女打交道,想著只有她與單嬌靈二人也實在無趣,於是便命人去了訊息到蕭家,想著將蕭七桐也請去。
那頭鴻欣郡主還在惱於穿哪件衣裳好。
這頭蕭七桐才剛剛梳洗起身,面上還帶著一絲倦意。
樂桃面上有些緊張,道:“人已經在院子裡等了小半炷香了。”
蕭七桐點點頭,以示自己心裡有數。
樂桃本有些心焦,但瞧了她的模樣,慢慢受了影響,倒也還是平靜了下來。
只是院子裡頭的下人們卻沒有這樣好的適應能力了。他們頻頻打量著院子裡立著的小太監,腦袋頂上彷彿壓了座山似的,連氣兒都喘不勻。
這位是打安王府來的。
問來做什麼的呢?
卻只是給五姑娘送一碗安神藥的。
那安神藥說是一早王府上下便動作起來熬好了的,隨後便有小太監將藥送來了,這會兒都還是熱乎著呢。
下人們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來,就熬這麼區區一碗藥,是怎麼動用到安王府上下百來口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