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回靖安寧國公主與鎮東軍易帥(第1/4頁)
章節報錯
兵部尚書被叫進禦書房,出來的時候灰頭土臉面色慘淡,這是瞞不過人的,他一回到兵部,便有官員圍上來關心打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兵部尚書也是一頭霧水,昭明帝又不曾明示,他只能在心中暗暗推測,皇帝只看來自西海那邊的塘報,想必是西海沿子出事了,可是塘報卻如往常一般正常,難道是有人瞞報軍情?
兵部尚書抬頭環視圍在自己身邊的一眾屬官,一眼看到職方司主事周永清,他不由的眼中一亮,立刻叫道:“周主事,你進來,本官有話問你。爾等都散去吧。”
周永清趕緊應聲上前,在一眾同僚的注視下隨話去了。
“周主事,本官記得你是西海人?”兵部尚書問道。
周永清趕緊躬身回話:“大人好記性,下官正是渤山郡望潮縣人。”
“哦,令尊可還在原籍居住?”兵部尚書又問道。
“回大人的話,家父家母還居於望潮縣,由下官的長兄侍奉。下官與拙荊攜一子一女在京城賃房而居。”周永清生怕被斥責不孝,趕緊多加了一句解釋。
兵部尚書點點頭,又問道:“不知你與近月來你與家中可否通訊,西海那邊的情況如何?”
周永清並沒有太過回想便說道:“回大人的話,下官不能回家親身侍奉父母,只能常常寫信問安,通常一月之中總有一兩信的,家中回信通常也算及時,可是大人這麼一問,下官細細一想,四五月下官卻沒有收到家信,進了六月才收到一封,從下官家信上看,家父四五月應該也是回信的,只是不知何故下官不曾收到。不過想來驛路漫長,偶有信件丟失也是可能的。”
兵部尚書心裡咯噔一下,面上的神色都微微變了,他將昭明帝的責問與周主事丟失的信件一聯系,基本上能猜出西海那邊的確是出事了,只是不知道這事到底有多大。若果真是驚天之事,怎麼會沒有一點兒風聲透出來,若是事不大,皇帝為何那般憤怒?
想了一會兒,兵部尚書說道:“周主事,本官記得你到兵部已經快三年了吧,這三年中你可曾回過家鄉?”
周主事面露些微尷尬之色,他家並沒有多少祖産,只是普通的耕讀人間。他的俸祿除了要供一家四口在京城使費之外,還要擠出一部分寄回家奉養父母,因此生活頗為拮據,他自入京為官之後,就再沒回過家鄉。
黯然的搖了搖頭,周主事低聲道:“下官家貧,無力回鄉。”
兵部尚書點了點頭,壓低聲音說道:“本官私人助你一百兩銀子,給你一個月假期,你即刻出京火速返鄉,暗查西海是否有兵事。若真有事,還望你火速報與本官。”
周主事心中一凜,立刻肅容躬身應下,言道:“是,下官回去收拾幾件行裝,今日便出京返鄉。”
“好,有勞了。”兵部尚書也不含糊,立刻取出兩張五十兩的銀票,將之交於周主事手中。周主事收好銀票,也不多說廢話,只行禮告退,此時他人還在京城,心已然飛回家鄉了。
周主事和曾泰和前後腳出京,兩人都是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幾乎是同一日到達望潮縣。周主事並不認識曾泰和,可曾泰和卻認得周主事,早在路上相遇之時,曾泰和便猜出周主事的目的與自己相同,俱是暗查望潮縣之事。他也不驚動周主事,只是將隨自己前來的四名暗衛派出一人,命他暗中保護和監視周主事,以求更快查出真相,早日向昭明帝複命。
雖然望潮縣令與鎮東軍暗中勾結,將倭人入侵之事瞞了個滴水不漏,可是世上之事凡做過必會留下痕跡,不過七八日的時間,真讓周主事與曾泰和分別查到了部分真相。有那名暗衛暗中盯著周主事,他查出來的訊息便很快到了曾泰和的手中,曾泰和將情報彙總之後立刻以飛鴿傳書和暗衛親送的兩種方式報往京城。想來就算是信鴿有失,暗衛那邊略晚幾日也會將訊息送到。
周主事這邊就沒有曾泰和這麼順利了,他是隻身返鄉的,雖然已經竭力不引人注意,可他暗查倭人犯邊之事到底引起了望潮縣令的注意。他不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已經被鎮東軍的人監視起來了。
送往兵部的秘報剛剛從驛站發出,周主事便被人襲擊了,若非有暗衛暗中出手,周主事必死無疑。而那份發往兵部的秘報也被鎮東軍截了下來,連望潮縣都不曾走出。
“元帥,你看這怎麼辦?”望潮縣令看罷那份被鎮東軍截下的秘報,驚的面如土灰,趕緊向面色鐵青的鎮東軍元帥劉讓求計。
“慌什麼,秘報不是被截住了,又沒有發出去!”劉讓沒好氣的吼了一聲。他其實心裡也怕的緊,兵部要不是對塘報起疑,又如何會派人來望潮縣秘查倭人之事。要想保住眼前的一切,得想什麼法子呢?
劉讓首先想到的便是從前的靠山劉貴妃,他原本就是個普通的武舉,要不是走了劉貴妃的路子,以大量的金銀珠寶開道,硬是與劉貴妃一系聯了宗,他也爬不上鎮東軍主帥的位置。只恨這劉貴妃怎麼好好的就失了寵,在皇帝那裡再也說不上話了。
“不行,本帥得立刻回京……”沉思許久,劉讓猛的捶著桌子冷聲喝了一句。
“啊,元帥,您又要回京,可……萬一……”望潮縣令臉色越發灰敗,上次倭人入侵,只侵犯了海邊的兩個村子,離縣城還遠,若那只是倭人的試探……七八月間海面上多刮東風,若是倭人再次乘風而來,那麼……望潮縣令真不敢再想下去。
“什麼萬一!不會有萬一!本帥自有安排,望潮縣,你且回去。”劉讓沉著臉將望潮縣令趕出帥府,然後傳來兩名心腹偏將,對他們耳語一番,兩名偏將領命,自去暗中安排。
望潮縣這邊已經是風雲暗湧,可燕京城中卻沒有多少人察覺。上至高官顯貴,下至平民百姓,大家都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了樂親王大婚之上。
八月初二,上吉之日,樂親王齊景煥親自前往定北侯府送聘禮。
街旁圍觀之人看到素來弱不禁風的樂親王爺穩穩的騎著一匹通體雪白神駿無比的寶馬之上。只見他烏發盡數梳起,束以嵌寶紫金王冠,一副正紅飄帶繫於頜下,身著絳紫鮫絞絹八團喜相逢提花箭袖,腰束八寶紫金帶,足蹬祥雲紋青緞厚底小朝靴,只這身打扮就讓人眼前為之一亮,更不要說齊景煥那如羊脂白玉一般潔白瑩潤的面容,斜飛入鬢的秀眉,如寒星般閃亮的雙眸,如瓊管般秀挺的鼻管,和那未曾開言先有情的櫻紅雙唇……呀……真真是看進眼裡再也拔不出去的,不獨是圍觀的女子,就連男人們都看痴了去……
在所有的圍觀者之中,有一個身著粗布衣裳,頭上鬥笠壓的很低,手拿一條扁擔,看上去象是從鄉下進城賣菜的農人打扮的高個兒,他死死的盯著齊景煥,眼神中透著驚豔與陰狠,他死死的盯了一會兒,猛的轉身擠出圍觀的人群,不知道往那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