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回公孫來訪(第1/2頁)
章節報錯
盡管說笑玩鬧的時光讓人非常愜意,可是不論齊景煥或是皇甫一家,心裡始終記掛著渤山郡倭人犯邊之事,皇甫敬德與齊景煥商議之後,齊景煥立刻回王府傳來飛虎衛隊長白蒼,命他即刻帶人趕往渤山郡,秘密調查倭人犯邊之事。
莫約半個月的光景,白蒼就傳回了訊息。
倭人這兩次進犯,攻擊的都是望潮縣,原本應該鎮守在望潮縣的鎮東軍,駐軍營地早就無軍鎮守,這才導致倭人輕松涉海而來,直取沿海村莊。
而望潮縣的縣令為了今年的吏部考評,竟將倭人進犯的訊息隱匿不報,為了確保不走露訊息,望潮縣縣令竟然以疫病為由,將兩個被倭人進犯的村子封鎖起來,不許受害百姓出村。吳大有若非在第一時間寫信給皇甫敬德,又透過兵驛發出,皇甫敬德是再也不可能收到那封報警之信的。
望潮縣令封鎖的嚴密,除了這兩個被封鎖起的小村之外,就連望潮縣其他地方的人都不知道倭人進犯之事,更不要說是遠離望潮縣數百裡之外的郡府所在地廣平府了。這也是渤山郡守沒有向兵部發塘報的原因所在。
拿著白蒼的飛鴿傳書,齊景煥立刻趕往定北侯府,一進門便道:“岳父大人,渤山郡有訊息了,您看。”
皇甫敬德飛快的看完信,眉頭緊緊皺了起來,沉默許久之後,皇甫敬德沉沉嘆道:“韓將軍一世心血盡毀,鎮東軍崩壞至此,倭人豈會不敢犯邊。煥兒,想法子將此事報與皇上知道,但絕不可讓皇上知道你派人調查之事。”
齊景煥點頭道:“是,小婿明白,皇伯父知道小婿如今所有的心思都在準備大婚之事,其他事情小婿沒心思過問。”
皇甫敬德點頭淡笑,有個聰明又知進退懂分寸的女婿,讓他深感欣慰。自來天家無父子,何況齊景煥只是侄子。若是昭明帝知道自己的侄子熱衷於朝政之事,齊景煥就要大禍臨頭了。
打發了齊景煥,皇甫敬德心事沉沉,深深為鎮東軍擔憂。
前任鎮東軍主帥韓德臣五年之前英年早逝,由副帥劉讓接掌帥印。這劉讓既無韓元帥治軍之才,又不熟諳海戰之道,他之所以當上鎮東軍副帥,完全是因為他腆著臉與當時還是劉貴妃的劉氏一脈硬聯了宗,成了劉氏的族侄,不知向劉氏進獻了多少金銀珠寶。
劉氏不知在昭明帝耳邊吹了多少枕頭風,劉讓才從一個小小的武舉爬到鎮東軍副帥的高位,又在韓元帥病逝之後當上了鎮東軍主帥。這劉讓沒有治軍之能,卻極善鑽營,當上鎮東軍元帥不過五年的時間,便在京中為自己織就一張嚴嚴實實的保護網,那怕是劉氏如今被打入冷宮,劉讓也沒有受到絲毫影響,依然安安穩穩的當他的鎮東軍主帥。
想到素日裡從好友處聽到關於鎮東軍的種種,皇甫敬德不禁憂心如焚,長此以往,鎮東軍非但不能鎮邊守疆,還會成為大陳之禍,可他身為定北軍主帥,卻無法插手鎮東軍之事,甚至為了避嫌,他連上摺子提醒昭明帝都不可以,可是做為臣子,皇甫敬德又不能眼看著劉讓矇蔽聖聽而無動於衷,真真是讓人左右為難。
“爹,公孫奶奶和公孫叔叔來了……”皇甫敬德正在沉思之時,皇甫永寧跑進來回稟,皇甫敬德立刻起身出迎。
“敬德見過嬸嬸,嬸嬸有事只打發人來叫侄兒,何必親自跑一趟。”皇甫敬德迎出門外與公孫老夫人見禮,扶著她的手親熱的笑道。
“老身這陣子事多,有日子沒過來瞧你們了,今兒天好,就和勝兒過來走動走動。老身不來,你也不往我們家去了,可是真與我們生分了?”公孫老夫人笑著嗔怪。
皇甫敬德連道沒有,將公孫老夫人和公孫勝迎到內堂說話。
“公孫奶奶,怎麼沒帶元紫元娘過來?”皇甫永寧上前奉茶,笑著相問。
公孫老夫人見皇甫永寧走起路來還是一陣風似的英氣十足,絲毫沒有待嫁女兒的柔美嫵媚,不由的皺起眉頭,沒奈何的嘆了口氣。她知道樂親王齊景煥進宮求了太後,特意恩準皇甫永寧不必學如何做個女兒家,就喜歡這樣的皇甫永寧,若是她改了樣子,他還不喜歡了。太後也是寵孫無度,竟然也答應了。人家婆家人不嫌棄,她這個老太太自然也不能再說什麼了,就算心裡有擔憂,也只能暗暗的壓下去。
“唉,別提他們兩個了。元紫如今天天長在演武場上,除了練功夫還是練功夫,誰勸也沒用。元娘被她娘親拘在身邊,連老身也求不下情來……”公孫老夫人不無怨念的說道。
公孫勝無奈的苦笑一下,自從長子公孫元青與大公主成婚之後,他的夫人成了公主的婆婆皇後的親家,這底氣可是足的不行。如今她心裡只有兩件事,一件是給公孫元紫娶個好媳婦,另一件就是給公孫元娘找個好婆家,公孫元娘都快被她的娘親給逼瘋了。
“啊……唉……”皇甫永寧驚呼一聲,複又嘆了口氣,她與公孫夫人相處的時間雖然很短,可也知道她是怎樣的性情,對公孫夫人,皇甫永寧只有四個字,那便是敬而遠之。
想到公孫夫人當初對皇甫永寧的嫌棄,皇甫敬德不由皺了皺眉,心中仍是不快,若非有公孫老夫人和公孫勝,皇甫敬德再不會讓自家與公孫家有任何的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