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逍遙子也開口了:“我能感覺到陸小友與我道家有緣,若是小有真的想拜入我道家,帶藝上山倒是也並無不可。”

陸無塵無奈一笑:“把我記在道家門下自無不可,可我在山下,終究是有許多的牽絆,恐怕無法長時間的留在山上,不知道二位道兄是否可以通融一二呢?”

赤松子無奈地嘆了口氣:“既然如此,那道友便不方便拜入天宗了,天宗弟子下山多有限制,還請小友見諒。”

逍遙子卻頗為開懷的笑道:“看來小友還是和我人宗更加有緣,小友和你身旁的這幾位女道友都已具備不凡的武功內力,境界都不輸我多少,今日我便代師收徒,不過小友要切記,我道家人宗弟子是來去自由,但日後絕不可做出危害我道家的事情。”

陸無塵前世的時候,或許是看多了影視作品中仙風道骨的偽君子,在秦時時期逍遙子出場時,陸無塵的第一印象便是覺得此人是一個偽君子,但如今,修煉了道心種魔大法的陸無塵,可以較為清晰的感知到人的內心深處。

逍遙子和赤松子是真的有些不對付,但也只是理念的不同,對道家都有很深的歸屬感,內心都有一股坦蕩之氣,二人倒都不似什麼偽君子的模樣。

這個時代或許有門戶之見,但對於真的有拜門求學之意的好苗子,哪怕是半路求學,往往也是不會拒絕的,這種半路求學之人,看天賦高低,實力強弱,百家都會給予一定的地位和本門的知識與武學,不過想要在其中掌握權力,便會有諸多的阻力。

陸無塵短時間內,也並沒有在道家掌握多少話語權的想法,只要有翻閱道家功法和典籍的權利,便已然足夠了。

赤松子見一共有四個天賦極佳的後輩,都可能拜入道家人宗,也不由得有些眼紅:“不知道幾位姑娘,是否有放下世俗,入我道家天宗的想法,我其實也可以帶師收徒的,而且我師傅他老人家還活著,可以親自教授指點。”

驚鯢咬了咬嘴唇沒有說話,只是毫不猶豫的搖了搖頭。

赤松子也不強求,只是深深的嘆了一口氣,帶著滿滿的失望離開了。

逍遙子堆起了滿滿的微笑,那得意的神情是怎麼藏也藏不住:“幾位師弟師妹,便隨我來吧!”

“道家天宗弟子講求避世修行,無為無我,無物無生,故弟子多修有心若止水心法,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人宗傳道大殿上,在逍遙子掌門,木虛子,白雲子,羅靈子和清淨子四位長老的注視下,傳道長老木鳶子給陸無塵等人講著道家的修行典籍。

道家心法很多,擇其一為主修,心若止水心法,大成境界和光同塵,也就是後來曉夢用過的空間位移,兇狠一批。宗師境界的天地失色也是讓天地沒了顏色,從3d變成2d黑白。

可以學的招式很多,萬川秋水,心若止水,北冥有魚等等,未來的曉夢顯然就是以心若止水心法為主修的。

“而我人宗弟子講求入世修行,感人間七情六慾,歷三千業火而超脫,於是有老子祖師西出函谷,紫氣東來三千里。又有列子憑虛御風,周遊列國。所以我人宗弟子修行的有沖虛心法和列子逍遙心法。”

木鳶子特意強調了人宗心法更多,好似在說我人宗就是比那天宗好。

陸無塵無語的看著對方,心中不由得吐槽:道家功法什麼時候分天人了,老子,列子,莊子的時候都還叫道家,沒分天人好嗎。

不過,陸無塵自然不會多說些什麼,只是滿臉莊重的聽著。

“無塵子,你想好選什麼了嗎?”木鳶子問道。

無塵子,陸無塵拜入道家新得的道號……不過陸無塵總覺得這個盜號有些土,就跟他的名字一樣,不過算了,當他報上姓名的時候,這些長老一個個的都在說他與道家有緣。

陸無塵向著道家各位長老拱了拱手:“傳聞到家有最高心法道經,不知道各位師兄可否給予我一觀?”

道家有最高心法道經的,其他心法都出自於道經,只不過因為修行困難,除了老子以外,無人大成,所以才有列子作註釋成了沖虛心法,莊子做註釋的逍遙遊,以及老子做註釋的坐忘心法。

在場的所有道家,眾人都是一愣,逍遙子不由得開口道:“無塵子師弟,你可知道,歷代以來,我道家門人修習道經者不下百萬,而成功者只有老子一人,即便是列子,莊子這等大賢,也無一不是改創他法。”

陸無塵臉上掛著溫和的微笑,再次說道:“各位師兄,我本身所修行的內功心法,其源頭便是出身於道經,我自己感覺自己的的那道瓶頸似乎隨時可以突破,不過總覺得自己還缺了些什麼,想在道經當中解惑,還請各位師兄成全。”

逍遙子也是有些發愁的嘆了口氣,不過還是同意了。

“道經耐是我道家祖經,晦澀難懂,一代代的流逝,於伏羲得河圖洛書起,至文王演周易,而到如今丟失勝多,修行更加艱難,你確定你要修行?”逍遙子再次詢問了一下。

陸無塵肯定的點了點頭,對於道經,作為羅網之主他還是有一番瞭解的,

道經可不是什麼後世的道德經,道家奉老子為祖那是唐朝時候的,因為李唐王朝血脈本是鮮卑族,為了融合進漢,才取了李姓,等老子李耳為先祖,以道教為國教,所以也把老子奉為道祖。

但是現在是先秦,老子只不過是道家發展而來過程中的一個大賢而已,道家祖師以伏羲為祖,以河圖洛書為經,經過一代代的發展,流失了不少,已知的是文王的周易,姜子牙的黃石天書,缺失了風后奇門等等,伴隨著周朝800年的發展,所有先賢最終所學也都歸於道經洛書河圖。

如今的道家收藏的道經,也早已有所缺失了。

喜歡秦時之掌握天羅地網請大家收藏:()秦時之掌握天羅地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