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寒暄之後,為了名、為了利,拿出全部實力的石川秀樹獻上了自己的得意之做。

菜名就不說了,因為也沒啥特別的菜名,就是幹脆依照食材成份和製作手段而定下的菜式。

如,炒西藍花什麼的。

不過食材都是當季的特産,到是很有那麼古人順天應人、當季當食的意思。

味道偏清淡,主要體現食材本身的特色與菜鄉,到是遵從日本料理一慣的思想——少用香料,突出食材本身的鮮味。

所以一般情況下日本料裡口味不是偏淡就是偏腥,很少像是華夏美食那般色香味俱全。

當然,這是指日本料理中的傳統特色菜。

如煎烤秋刀魚、味增湯、各類壽司和魚生等。反到是關東煮和壽喜燒這類脫胎於華夏火鍋或沙鍋湯的菜品味道比較濃鬱,什麼味道都有,也算是相對比較另類了。

陳虎品嘗了一遍,放下筷子搖了搖頭。

瑕疵依舊無法躲過他那覺醒了超味覺,漸漸向神之舌轉變的神異之舌的鑒別。

“陳先生對我的做品不滿意?”石川秀樹皺著眉頭,詢問道。

“是有一些不滿意的地方。”陳虎點頭承認道。

“還請指教。”石川秀樹正色道。

能把一間店鋪在十年間提升到米其林三星的程度,除了店鋪確實裝修的不錯,環境夠衛生外,其本人的廚藝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認可,否則的話就算米其林三星再不靠譜,再看裝修不看廚師手藝,也不至於一上來就給人二星的評價。

三星是近些年才升的,並非一開始就是三星,說明他的廚藝是有進步的。

雖然應喝的是外國人的口味。

“刀工什麼的就不說了。畢竟在你們日式料理中,除去某些刺身類的料理,基本不存在多少刀工方面的體現,說他等於是在吹毛求疵。所以我們就來從其他方面說說吧。”

“首先是味道。你知道的,我是一名中國人,那麼你首先應該想到的就是我的口味,這點你做的很不好,你只是維持著你固有的觀念和習慣對食物進行加工。雖然對於廣大受眾來說這是一種不錯的方式,單對於我,這個單獨評判者,我看不出你的用心。”

“其次,則是烹飪手法上,大概是我們兩國間的差異吧,某些食材的烹飪方法在我眼裡很成問題。就比如這青椒,居然是用水煮的方式進行催熟,而且在出鍋後居然沒加多少點味的調料,口感我只能說差!無法再給你更高的評價。”

“然後是‘色’,這點你沒問題,或者說日本料理及西式料理在這方面發揮的很出色,將‘色’的要點體現的淋漓盡致,所有菜不僅顏色搭配合理,給人良好的視覺感官,也同時兼顧了藝術性,使每一樣菜品看起來都像是藝術品一樣。”

“但同樣的,因為在‘色’的方面的過度追求,你們對香的追求就差了一些,和味一樣,太寡淡了。或者手,因為味的寡淡,致使你的菜品在香上輸了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