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蘇家外孫女(第1/2頁)
章節報錯
夏天就是要命,明明才上午,這日頭已經爬的老高,熱的村頭的老狗直伸舌頭。
這是華國七十年代,盛行孔孟之道的sd省的一個山裡小村子,名叫前明坡,村子裡麵人人根正苗紅,祖上十八代都是貧民,村裡的路是山路,要是刮風,到處都會塵土飛揚;如果下雨,遍地都是泥濘不堪。
房子都是低矮的黃土牆茅草房,有的地方黃土剝落,露出了裡面的石塊;屋裡面也是土地面,房頂上橫著一根粗製濫造的老木頭當做橫梁。
整個村子窮的叮當響。
村北邊的耕地裡面正在午休,兩個五十來歲的老孃們兒正坐在一起,吃兩口玉米麵烙成的煎餅,啃一口鹹菜疙瘩,一邊啃一邊聊家常。
“這蘇家也是倒黴透了,生了這麼一個閨女,管不住自己家男人不說,還要把自己閨女送到孃家這邊白吃白喝。”
聽到這話,旁邊一個中年婦女點了點頭,那眼神也帶著鄙視:“誰說不是呢,從沒有聽說過。”
“還是個女娃,也就是老蘇家好心的,這要是我閨女,我肯定得把她打出去,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管不住自己家男人就夠丟人了,還弄個賠錢貨回來吃孃家,女娃能幹啥,養大了還是別人家的。”
一邊說這個女人一邊羨慕的看著旁邊的一個大肚子女人,“你家兒媳婦快要生了吧?看這肚子,多尖多小啊,一定是個兒子,你要有福嘍。”
“嘿嘿,這還沒生出來呢,誰知道是個男是個女。”盡管是這樣說,看這女人的臉色卻明晃晃寫滿了得意。
蘇家的大兒媳婦周小靜正巧在這時候過來給自家男人送飯,聽到這兩個女人的對話也是一臉愁容,悶悶不樂的把午飯往自己男人那邊一丟,氣哼哼的就回家和婆婆吵吵開了。
“這一年到頭的,咱家到底過得是個什麼日子,你又不是不清楚,怎麼還能答應替小姑子養孩子呢?她當初那麼硬氣要和妹夫離婚,有本事就自己養活孩子啊!來吃咱家的算什麼出息!”
家裡面的男人們都在地裡面上工,在家裡的就只有常年腿腳不利索的老太太許秋湘,聽到兒媳婦這麼說,老太太兩個昏黃的眼睛裡面滾出來兩滴眼淚,也是委屈的不得了。
“那是我親閨女,你說我能咋辦啊?能眼睜睜看著她帶著孩子在外面一個人受苦受累一輩子?現在好不容易有個男人要娶她,就是表示不要孩子,我要是不幫她一把,她可咋辦啊?”
理是這個理,周小靜自己也知道,可是她就是忍不住這口氣,當初老太太就偏心小姑子,自己和根旺結婚的時候可是啥也沒有,就只有一間破屋子,到了小姑子出門子,好家夥,提前兩三個月換了厚厚一疊子糧票布票醬油票,讓小姑子風風光光出了門子。
逢年過節小姑子從來沒送過一次禮,倒是經常回來大包小包的吃孃家,現在還要幫小姑子養她從來沒有見過面的外甥女,憑啥?
越想心裡面就越覺得生氣,老太太又只會反反複複哭訴她閨女命苦,卻絕口不提拒絕接手孩子,周小靜狠狠跺了跺腳,落下了一句狠話掉頭就走。
“反正就算接過來了你也別指望我給她好臉色的,別指望我掏家底子養活她的,她既然過來了就得幹活,不幹活還想吃好吃的,我欠她的啊!”
許秋湘也是無可奈何,她當初之所以那麼偏心閨女,完全是因為閨女看中的那個男人是個下鄉知青,原本以為好歹也是個文化人,以後要是能回到城裡了還能給帶著他們一家子飛的,沒有想到竟然是雞飛蛋打一場空。
中午剛被大兒媳婦好一通抱怨,晚上吃完晚飯,二兒媳婦劉男男也憋不住了,一邊擦桌子一邊小聲抱怨:“媽,咱家是不缺那點糧食,可是心也不能那麼偏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小姑子已經嫁出去了,就是別人家的人了,那孩子也是男人那邊的血脈,憑什麼讓我們養著。”
連續落了兩頓埋怨,許秋湘頓時就覺得委屈起來了,她當初那麼巴結著前女婿是為了啥?還不是為了兩個兒子。
這年頭想要吃到一點白麵糧食可是需要糧票的,沒有糧票,就算有錢,供銷社也不會賣給你,而農民是沒有糧票的,只能參與生産隊的勞動獲得工分來換取口糧,至於夠不夠吃,那就難說了。
農民想要獲得糧票,就只能用自己家的雞蛋或者蔬菜和城裡人交換,到底有多不方便,只有農民們自己知道。
要是前女婿是個人玩意兒,把閨女也弄成了城裡戶口,現在兩個兒媳婦肯定就是使勁巴結她了,哪裡會弄到這麼一個下場。
說來說去也是閨女沒用,她和他爹花了那麼大的功夫,竟然還是沒有拉攏住自己的男人,落到最後竟然還得讓她這個當媽的收拾爛攤子。
許秋湘還沒有開口,頂樑柱蘇宏坤直接一瞪眼,手裡面拿著的旱煙槍重重的往炕上一拍,啪嘰一聲響。
“咋地?容不下一個女娃娃是不是?又不用你們兩家養,我和你媽還沒死呢,我說留著就留著,也就是留個幾年的,等到那邊同意了以後就領回去了,就這麼幾年都受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