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李江河對錢華的經營天賦,一直感到懷疑。

但是現在他突然覺得,錢華也是有自己一套商業邏輯的,不過多幹預,讓錢華自己搞就行。

但是,來都來了,李江河還是要把自己的計劃告訴錢華的。

“噢,意思是,現在主攻那個網站?”,錢華聽懂了,“做更多的電子書資源?”

“老錢,跟你說話就是省事”,李江河豎起大拇指。

“電子書,咱們又不生產電子書,只是電子書的搬運工”,錢華咖啡成癮,又去續了一杯,說道:“就是很多書,他根本沒有電子書的版本。”

“那就去談”,李江河現在頗有些財大氣粗之感,“最好是要獨家的,以後也省得麻煩。”

“那也有點早吧”,錢華撓撓鬢角,“你這八字還沒一撇呢。”

“這就叫未雨綢繆”,李江河“語重心長”地說道:“要不然怎麼我是老闆呢。”

錢華瞪大了眼睛,眨巴幾下,最後還是憋住了,只是回答道:“行行行,我去談獨家版權。”

“不過總做搬運工也不行啊”,李江河思索道:“得有點獨創性的東西,我之前說依託咱們的書店和網站資源也弄一個論壇,搞得怎麼樣了?”

“快了快了”,錢華心虛道。

“有多快?”,李江河追問道。

“還差99的進度就能完工了”,錢華說道。

“你啊,老錢,年終獎給你扣掉百分之二十”,李江河頭疼道:“能不能少釣魚,多幹活?”

“沒門!”,錢華斬釘截鐵。

李江河這一天就在書店待著了。

他麾下的員工們則紛紛開始行動,各幹各的。

李江河在學校度過了幾天上課的美好時光。

週末,李江河開著自己的保時捷去選定好的工廠看了看。

突擊檢查,視察早安的打工人。

不過,李江河的下屬都不太怕他。

一個是他年紀太小,天然少了點威嚴,另一個是他平時時常開開玩笑,也被人開開玩笑,沒架子。

親民和威嚴很難兼得,手腕厲害的或許可以,但是李江河還沒練出這份能力。

工廠選在偏向市區的地方。

有條件的話,自然是離市區越近越好。

通勤時間不說,光一個越近市區,以後地價越高,就值得藉此投資了。

這還是李軍和龐淑蘭灌輸的觀念。

也確實有很多公司,買了地產不是真想要蓋廠,就是優惠拿地,價值性投資。

但是越近市區,地也越不好拿,尤其是整塊的地,就更不好拿了。

陸葉明和祁漢源搞定的這一塊是以一個原本的機械廠為核心,加上週圍一圈地,佔地頗大。

這也是李軍的想法。

就算這個電子閱讀器因為時代超前而專案失敗了,這塊地多在手裡留幾年,也把本賺回來了。

但是有個問題:拆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