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碰瓷的找到之前約定的接頭之地,把相機交了上去,一人領了三百塊錢。

“咱們老闆可真年輕”,弟弟看看手裡的三百塊錢,說道。

“嗯?”,負責交接的玖玖奶茶店趙友祥的遠房親戚,他下意識回憶起自己這個二舅家的女婿的表哥,尋思他也不算是年輕吧?

不過他懶得節外生枝,以為這兩兄弟在說什麼怪話,便隨意點點頭,就把相機接了過來。

相機裡除了剛進店拍的一張全景,就是店長那堆滿笑的大頭。

雖然這一對兄弟失敗了,但趙友祥一共找了六個人,兩兩一組,其他兩組還是有點成果的。

但是好死不死,趙友祥讓人拿著照片去了金陵晚報。

當然還有金陵晨報。

在應天,這幾份報紙是比較有說服力的,而且受眾廣,現在也沒普及電腦看新聞,這種報紙,一般人家還是會訂一份的。

其中一組照片是某店長推搡了幾下捂著肚子的“顧客”。

只能說照的很巧,當時那個店主的意思是讓捂著肚子的去旁邊坐著,因為這邊還有幾個顧客等著拿奶茶,動作也很輕,但是放到照片上,那就百口莫辯了。

有些爆點。

陶樹波在金陵晚報是有一定的地位的,首先拿著這組照片的是他手下的實習記者。

按例,實習記者把材料整理好,是要給負責帶他的正式記者看的。

“嗯?”,陶樹波看著爆料指向是李江河的曙光奶茶,心下思索。

“陶老師,是我寫的初稿有什麼問題嗎?”,實習記者有點忐忑。

事實上,本來實習記者就很苦逼,工資少的可憐,寫好的稿子還可能被帶他的記者“搶走”,加班加點是常態,有些大記者懶得去的地方,就由他們這些可憐的實習生去跑腿。

不過陶樹波的脾氣尚可,算是比較好的大記者了。

所以實習記者更尊重他的意見,好不容易遇到個領進門的師傅,可不能丟了。

“你看這幾處,用詞不太對”,陶樹波給他指了指,又說道:“這份稿子,你先放在我這裡吧,我要跟其他人討論討論。”

“這是個熱點事件?”,實習記者一頭霧水,這曝光一個奶茶店而已,搞得好像什麼大事似的。

“你別問了”,陶樹波板起臉來,“先去好好練練你的措辭,報道新聞不是讓你寫散文,要平實,不要過多的主觀修飾。”

“陶老師,您說的對”,實習記者低著頭,還是退出去了。

話說到這份上,他也不敢深問了。

陶樹波拿著這份稿子和那幾張照片,隨手扔進抽屜了。

他想了想,給金陵晨報的編輯打了個電話。

這兩個本地的大報紙亦敵亦友,競爭那肯定是有的,還不算小,但是具體到兩個報社的記者,編輯,因為都是編制內,倒也沒必要真拼個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