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失蹤的王雲立(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江河在空間變得比以前寬敞許多的先行者書店內,隨便在書架上抽了一本書,坐在沙發椅上。
他本來是來跟先行者的老闆錢華聊一下出版業的事,當然,他現在也算是先行者的小老闆。
畢竟龐淑蘭往這裡投了錢,佔了百分之三十的股。
龐淑蘭的意思是讓李江河往出版業發展一下,一些大火的書,常看報紙的龐淑蘭和李軍還是記得的,可以吃一波先知紅利。
但是龐淑蘭說的模糊,因為她對於這行業具體的事情確實不太瞭解,只知道後來出版業發展的還可以。
而李江河和對出版更瞭解的錢華聊了半天,才發現這次是自己母親判斷錯了。
她只記得後來出版業裡一些私人書商蠻有名氣,卻不知道現在國家對出版這條產業鏈管的還很嚴,根本沒放開。
輿論的權柄怎能輕易授人。
直到2001年12月,我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才逐漸把出版分銷的行業領域向社會開放。
不過龐淑蘭的失誤反倒讓李江河暗自鬆了口氣,要真是毫無缺漏,次次都料事如神,那未免太可怕了。
“總之,現在還沒到進入出版業的時候”,錢華說了一大堆,最後總結道:“不過國家不可能永遠把出版握在手裡,咱們還是有機會的。”
“好吧”,李江河點點頭。
中午李江河和錢華一起吃了頓飯。
“對了,江河,我看你的咖啡廳現在有一個什麼三店大會員制度,對吧?”,錢華喝了一口鴨血粉絲湯。
“對啊,就是咖啡廳,奶茶店和便利店的大會員”,李江河稍微解釋了一下。
“江河,我想”,錢華略作猶豫,說道:“我想這個大會員能不能把書店加入進去。”
“書店?這倒是沒問題”,李江河不假思索,不過有好奇道:“書店的經營狀況不好嗎?”
錢華突然想起來要加入大會員,總歸是要有點理由的。
“還行吧,但是可以預見的,賣書會越來越難,今年是換了地方,銷售額暫時提升,明年我怕就要掉了”,錢華指節輕敲桌子,“你知道噹噹嗎?”
“噹噹?”,李江河搖搖頭,他還真不知道。
“就是網上賣書的一個公司,99年就創立了”,錢華解釋道:“我也在上面買過書,老實說,如果網際網路再發展幾年,網上買書肯定要導致實體書店銷售額大幅下降。”
“那你也可以做嘛”,李江河快要吃完了。
“道不同,總要有人做實體,而且也有些晚了”,錢華敲敲桌子:“所以現在才要未雨綢繆,多找些贏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