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李儒的獻策,董卓託著下巴,沉吟起來。

對於投毒一事,他其實並不排斥,這樣的手段雖然卑劣了些,但只要能夠毒死敵軍,也總好過陣亡自己的手下將士。

每有一個敵軍士卒死去,己方的勝率就會隨之提高一分。

作為老大,董卓想的,肯定是讓手下少死一些弟兄。

更何況,戰爭從來都是隻講輸贏,不論手段。

此外,董卓也有疑惑。

據他所知,漳水很寬,是上黨郡內的主要河流,河水為流動性的活水,毒藥少了,估計起不到什麼效果。

而且,投毒的時機,也尤為重要。要是投毒太早,估計毒性就全被衝往了下游。

李儒對此信心十足:“太師放心,早在洛陽的時候,我就從南方商人手裡購買了大量信石。”

董卓對此不解,信石是什麼?

李儒耐心解釋,信石主要產於南方,是一種類似礦石的固體小塊,煉製方法簡單,只需將其砸碎,裝入砂罐內,用泥將口封嚴,置爐火中煅紅,取出放涼之後,研為細粉,即可使用。

方法倒是簡單,只是煉製的時候氣體有毒,為此還死了六七百無辜壯丁。

李儒知道董卓不喜歡聽這些,所以他也沒說。

“此行你帶了多少。”董卓問他。

李儒豎起兩根手指。

“兩瓶?”董卓試探的猜測起來。

李儒搖了搖頭。

“兩壇?”

李儒又搖了搖頭,隨後很是和善的笑著,糾正起來:“太師,是二十壇!”

嘶——

繞是早有心理準備,可在聽到這個數字的時候,董卓還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同時也慶幸李儒幸好是在自己陣營。

“別說五萬敵軍,就是二十萬人,我也能讓他們全都趴下。”

李儒對此很有自信。

董卓於是又問:“服用後會立刻有反應嗎?”

“不會。”

李儒微微搖頭,在此之前,他找人試驗過,服用之後,狀態和正常人無二。可一旦運動奔跑,出熱發汗,就會加劇體內火氣旺盛,因此而滋生毒素。就算是健壯的猛漢,最多一個時辰,也必將內臟劇痛而死!

這是經過他反覆實驗得來的結果。

用毒這一方面,李儒若是自稱外行,那麼其他人都是弟弟。

早些年間,李儒曾隨過一名遊方郎中。一番學習之後,李儒深刻發現,自己對救人之事絲毫不感興趣,倒是對下毒情有獨鍾。

為此他還特意寫過一本《用毒詳述指南》,希望能夠留給像他這樣的有緣之人。

“此毒,有解藥否?”

“無解。”

李儒表示沒有。

即便有,他也沒心思鑽研此道。

董卓對此嘆了口氣,好歹也是幾萬條人命啊!

“你說我們搞這種事情,將來會不會遭到報應?”

“太師放心,所謂報應一事,儒素來不信。我毒死過天子,掘過帝王墳墓,害死的孤魂野鬼數不勝數,即便要遭報應,也該是我來承受。”

李儒坦然說著,反正他賤命一條,不怕這些。

“太師只需點頭即可,其他的,我自會處理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