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文丑,董卓率軍進駐壺關縣。

接下來的一段時日,董卓每天的日常就是在縣府裡接見其他郡地的官吏要員。上黨楊醜的覆滅,算是一次殺雞儆猴,加上王允迫切的想要取得董卓信任,太原名門的王家就成了第一個響應董卓的世家。

對於主動歸順的王家,董卓也沒有說要除惡務盡,更何況王家在太原乃至整個幷州,都是首屈一指的大族,在民間也頗有威望。

有了王家的珠玉在前,其他各郡見狀,迫於董卓的勢力和手腕,紛紛前來拜見,並且表示願意聽從朝廷差遣。

董卓哈哈笑著,猶如慈祥的老父親般,對這些之前叛逆的孩子,一律選擇了寬恕。

他很明白,眼下自己在幷州腳跟未穩,想要徹底鞏固幷州,少不得要這些地頭蛇幫襯一把。

等以後騰得出手了,再回來慢慢收拾他們。

有了各地郡縣的投效,接下來,就是計劃如何進軍冀州。

荀攸對此指出,進軍冀州之前,還有一件事情要先解決,那就是阻擋在冀州和幷州之間的太行山群賊。要是不搞定這股勢力,冒然從上黨打進冀州,就始終存有隱患。

當初袁紹派文丑從冀州救援上黨,就是事先派人獻上了金銀好處,才說得群賊借道。

“老夫乃當朝太師,代表的就是朝廷,豈會向這些賊子低頭?”董卓擲地有聲,當初黑山賊下山襲取絳邑糧倉,這筆賬都還沒算,現在還敢管我要好處,做夢去吧!

低頭是不可能低頭的。

如果沒記錯的話,按照歷史的行進軌跡,黑山賊將會在十年之後主動歸降朝廷,而朝廷也給一些賊寇首領冠以了將校職位,然後用來征討其他一些地方上的叛亂。

史書上有名有姓的黑山賊首好幾十位,然而最後,落得好下場的,沒有幾個。

總體來說,有點兒水泊梁山的意思。

十年。

董卓唸叨一聲,他可沒那麼多的時間去等。

一番商議之後,董卓聽從了荀攸等人的建議,還是先禮後兵。

先派人進山裡遊說,黑山賊願意投降最好,董卓也不會虧待了他們。若是不願投降的話,那就先拿他們當進軍冀州的開胃菜吧!

聽得要去招降黑山群賊,有一人主動上前請纓:“太師,自從跟隨您以來,學生受益匪淺,收穫良多。不過汗顏的是,學生至今未有尺寸之功。太師若是信得過學生,學生願憑三寸不爛之舌,隻身入山,說得黑山群賊拱手來降。”

要是換個人說這話,董卓肯定就信了。

可偏偏是禰衡。

禰衡是個什麼樣的人物,董卓再也清楚不過。

就他那張嘴巴,估計進了山,要不到半刻鐘的功夫,就鐵定被賊寇們剁成了肉包子。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董卓一樣,前世經過祖安培訓。

荀攸悄悄示意不妥。

他也同樣清楚,真要讓禰衡去了,不但不會成功招降賊寇,估計還會使得雙方關係極為惡化。

禰衡滿懷期冀的看著董卓。

董卓呢,也不想打擊了他的自信,沒有直接否決,而是間接說道:“正平啊,招降這類小事兒就不用你出馬了,你這一身本事,本太師將來另有重用。”

董卓話說得漂亮,禰衡聽了心中也舒坦,遂也不再強求此行。

倒是一邊的李儒獻策說道:“太師,上黨郡守的位置不是空著麼?您何不以此來昭告天下英傑,誰能說服太行山脈裡的群賊來降,誰就坐這郡守位置,不論身份高低貴賤。”

董卓還沒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