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郡,厭次縣。

吃了敗仗以後,劉備遁逃到了這裡。

好在高幹沒有趕盡殺絕,否則,他還得接著往別處逃命。

任職平原相的這段時日,劉備兢兢業業,實施寬仁治理,在民間的口碑極好,也很受百姓稱讚。

他也本以為可以這樣一直幹下去,然後憑藉著良好口碑和百姓愛戴,等到青州刺史焦和退休,他就能頂上青州刺史的位置。

結果,一場黃巾餘孽的作亂,攪得青州變了天。

現在的劉備有些明白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其實就是句屁話。

想他平日裡受到百姓的尊崇愛戴,結果呢,還不是因為實力不足,而擋不住袁紹大軍,敗逃於此,哪怕統帥高幹只是個半吊子的庸才。

想要立足於亂世,就必須得擁有足夠的實力。

不然的話,哪怕你再受百姓歡迎,也一樣擋不住大軍的鐵蹄。

劉備差的是什麼呢?

他認真想了想,好像除了有兩個猛男兄弟,其他什麼都差!

要錢沒錢,要人沒人。

就連現如今跟在麾下逃難的兩千士卒,也大多是在為愛發電。

想要擴充實力,如果得不到世家豪閥的支援,那麼,就必須找到一位真正的財神爺!

否則,以劉備目前的處境,就算天上掉餡餅,他也不敢吃下肚子。

處理完案桌上的軍務,劉備擱下筆,略顯疲憊的聳動兩下肩膀,目光落在桌上的厚厚一摞書簡,不覺嘆了口氣。

古話說,三十而立。

可他今年已經三十有二,卻還是一事無成。

再看看其他人,出身名門的袁紹已經坐穩了冀州,老弟袁術也虎踞淮南;近來,蟄伏良久的曹操成功奪取兗州;當年一起讀書同窗的公孫瓚,也成了幽州境內的話事人……

當初的討董盟軍,除了死去的那些人,好像就屬他混得最慘。

平原郡內,劉備或許有些名聲,亦是深受百姓愛戴的好官。

可,劉備志遠遠不止於此。他想做救國扶世的英雄,亦或是光武帝那樣的偉略人物。

可惜的是,想象美好,現實卻很殘酷。

沒人看好劉備,更沒人願意承認他那處於八竿子邊緣的漢室宗親身份。

這對劉備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相比之下,邊鄙出身的董老賊,靠著鐵血手腕,一路殺殺殺,早就已經是萬人之上的大漢相國、董太師。而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用仁義感動世人,到如今卻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微末人物。

這不公平!

人活在世,最怕的,就是對自己失去希望。

劉備也是人,他也知道喜怒哀樂。只是他從來都將悲傷和抑鬱掩藏在心底,不讓任何人發現。

“主公,外邊有位將軍求見!”

一名青年護衛過來稟報。

青年名叫陳到,之所以成為劉備的親信,說起來還有一段淵源。

劉備任職平原相的時候,當地豪紳不服劉備治理,募重金招來刺客,前去刺殺劉備。

陳到應徵而來。

劉備對此毫不知情,見到陳到的時候,還對他十分禮遇。兩人同席而坐,同簋而食,陳到也因此深受感動,不忍心殺害劉備,便坦露實情。劉備也靠著足夠的人格魅力,成功將陳到攬為自己親兵,讓他在帳前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