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聲好壞對賊寇們來說,其實無關緊要。

重要的是,跟著誰能夠混得更好。

當然,如果可以的話,山大王的日子,其實倒也不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眼下,到了該站邊的時候。

是選擇董卓,還是投靠袁紹,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可謂關乎生死存亡。

“頭領,董卓派人送來書信。”

此時,寨外有嘍囉捧著一封書信進來。

聽得‘董卓’二字,寨堂裡的首領全將目光投了過來。

張燕將書信開啟,信上的內容不多,他卻看了很久。

之後,張燕的神情似是有些頹然,嘆了口長氣:“看來,我沒得選了。”

眾人見張燕這副模樣,皆是預感不妙,紛紛問道:“張老弟,董卓在信裡說了什麼?”

張燕將書信遞了下去,讓他們自個兒去看。

其中,很多賊首不識字,急得抓耳撓腮,問起另外少數識字之人,信上究竟是何內容。

一些識字的首領在經過張燕同意後,便稍稍大聲的唸了起來。

“黑山渠帥張燕,及其他山寨大小頭領,老夫董卓拜上:爾等本為漢民,卻不思報國,作亂造反,脅迫周遭百姓入山,佔據山頭為禍一方。今老夫統帥大軍於此,念及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欲施加殺戮於爾身,故希望爾等儘早來降。如若不然,只一把大火,便將爾等山頭,付之一炬……”

聽得董卓要放火燒山,有人氣憤的當即一拍桌子,大吼了一聲:“他敢!”

山裡幾十萬流民百姓,要是一把大火燒了進來,董卓就不怕天怒人怨,遺臭萬年?

“你以為董卓不敢?”

有人冷笑一聲。

董卓不是循規蹈矩之人,更不受所謂的禮儀道德約束,他連皇帝都敢廢黜,殺過的當朝官員又何止百人,你覺得他會在乎這些底層百姓死活?

“我不甘心!”

“不甘心也得甘心!這就是命!”

“去他的鳥命!”

“好了,都別說了。”

張燕從位置上站了起來,掃視了一圈堂內諸人,道出自己的看法:“事到如今,我們若是不歸順董卓,他一定會放火燒山!冀州的袁紹我信不過,老實說,眼下只有董卓才是最好的選擇,所以,我打算向董卓投誠。”

“誰贊成,誰反對?”張燕試探問道。

“我反對!”

司隸豁然起身,眉目之間皆是恨意,大聲反對起這個提議。

鏘啷!

一聲清脆聲響。

寶刀出鞘,一道寒光閃動,晃得諸人皆是眼前一花。

繼而便是撲通一聲。

待到他們反應過來,司隸已經倒在了地上,脖頸處出現一道紅痕,鮮血汨汨,將眼珠子瞪得極大,顯然死不瞑目。

能夠成為群賊中勢力最強的存在,張燕的手腕和魄力自然也非尋常之人可比,決定了要投誠董卓,他就不怕得罪這些賊首,拿一兩個立威也好。

司隸死後,張燕命人將屍體抬了下去。

隨後,看似漫不經心的問道:“還有反對的嗎?”

賊首們一陣面面相覷。

這裡是黑山,張燕的地盤,裡裡外外都是他的賊兵,司隸已經死了,就算有人心生反對,也萬不敢在此時提出。

於是眾人紛紛表示,願意聽從張燕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