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天水少年姜伯奕(第1/2頁)
章節報錯
出了關中右扶風,與涼州接壤的郡地名為漢陽。
此郡最初本不叫漢陽,而是天水,源於“天河注水“的美麗傳說。
傳說,遠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區人煙稠密,屋宇毗連,“山水靈秀,林木密茂”。可是,到了秦末漢初,長期的征戰、廝殺加上連年的乾旱,使當時繁華、富饒的上城變得殘垣斷壁,民不聊生。
一天夜裡,正當人們進入夢鄉的時候,忽然天空狂風呼嘯,雷電交加,隨著一道金光閃耀,地上現出紅光。頓時,大地連續震動,在轟隆隆巨響聲中,地面裂開一條大縫。只見天上河水傾瀉而下,注入裂開的大縫中,於是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這湖水位穩定,水質純淨,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瀅然”。當時人說這湖與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
後來,這個傳說被漢武帝聽到了,他就命令把要新設的郡建在上邽北城的湖旁,起名“天水郡“。
從此,有了“天水”之名。
後來,到了東漢永平十七年(74年),朝廷將天水郡更名為漢陽郡,改治冀縣。
抵達郡城時,當地郡守早已逃之夭夭,這也在董卓的預料之中,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死戰不退的覺悟。
點明身份之後,城內守軍將城門開啟,迎接董卓入城。
郡城裡的官員逃走不少,但也有許多人留了下來,決心和叛軍對抗到底。
董卓將他們召集過來,詢問最近戰況。
這些官員回稟董卓,稱戰火尚未波及到這裡,不過隔壁的隴西郡可能快頂不住了。叛軍從最初的兩萬兵馬,逐漸增兵於此,至今已逾十萬之眾,隴西郡守將牛輔吃了敗仗,叛軍圍城將近兩月,城內糧食估計快要耗盡。
至於涼州的其他各郡縣地,基本上已經被叛軍分兵佔領。
“郡內現有多少兵馬?”
“回太師,不到兩千。”
“怎麼還剩這麼點人?”
董卓沉了沉眉頭,微微有些不悅。
按理說,郡地駐軍一般都在五千至八千人,這裡還沒開打,怎麼就少了這麼多人,難不成都當了逃兵?
當地官員如實以報,早在一個月前,漢陽的郡都尉姜既就率軍前去增援隴西,熟料途中遭遇叛軍伏擊,戰敗身死,一同前去的兵馬,也幾乎全軍覆沒,活著逃回來的寥寥無幾。
原來如此。
董卓點了點頭,決定留下一萬兵馬駐紮於此,一是護佑這座城池以及城中百姓,二是保證關中後勤補給的安全,謹防被叛軍奇襲所斷。
在冀縣休息兩日,董卓率軍朝隴西郡進發。
然則軍隊還沒出城,就有個少年站在道路中央,攔住了去路。
在黑壓壓的大軍面前,少年單薄身軀,顯得尤為渺小。
街道百姓也因此紛紛投來目光。
“哪裡竄出來的毛孩子,敢擋我軍道路,不想活了是嗎!”騎馬在前面開路的華雄臉色發狠,大喝了一聲。
少年並未因華雄的喝斥而有所退縮,他依舊站在那裡,學著軍人的禮儀抱了個拳,聲音稚嫩卻很大聲:“將軍,請讓我加入您的隊伍!”
華雄愣了一下,繼而不耐煩的擺了擺手,嚷上一聲:“老子是去殺人,不是過家家,你這娃兒趕緊滾開,否則,休怪老子不客氣了!”
說完,華雄讓兩個手下士卒過去,將這少年拖到道路一邊。
誰料,這少年身手極好,輕鬆避開兩隻擒拿自己的手臂,然後揮出拳頭,打翻了兩個強壯兵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