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逃的賊兵們退回到東垣山上,各部賊首收攏麾下殘兵,一番清點下來,昨夜至少折了五千兵馬,這還不算受傷被拖回來的。

翌日。

各部賊首重聚寨堂,有的人完好無損,有些則受了輕傷,所有人的臉色都不好看,昨夜逃得狼狽不說,還偷雞不成反蝕把米,搭進去這麼多的弟兄,結果連一粒糧食也沒撈著,簡直血虧。

至於李樂和李大目,死了也就死了,沒人覺得可惜。

“招降行不通,看來就只剩下強攻這一條路了!

張燕沉著臉龐,掃視了一眼堂內諸人,詢問起來:“諸位,你們覺得呢?”

“願聽張帥吩咐!”

群賊面向張燕抱拳,皆是沒有異議。

儘管昨夜吃了敗仗,但沒人想要就此離開。

大老遠的從太行山脈趕來河東,絳邑城裡也的確藏有百萬石糧食,誰都不想兩手空空的回去。

眾賊沒有意見,張燕便藉此發號施令:“先在山上休整兩日,期間包紮傷員,各自準備攻城的傢伙。兩日之後,我們發起強攻,爭取一舉拿下絳邑城!”

“諾!”

眾賊當即應下。

兩日之後,秋高氣爽。

“今日下山攻城,我先做攻城部署。”

寨堂之中,張燕將一張手繪草圖鋪開,這群賊匪之中,他是為數不多的識字之人,也讀過一些兵書要法。

攻城作戰與下山搶劫不同,講究戰略戰術,不能光靠人數和一窩蜂的莽衝,要循序漸進,分梯次進攻,等消耗完城內守軍的耐力,城池自然不在話下。

當然,士氣和指揮也同樣重要。

“下山之後,咱們兵分三路。”

張燕的手指在地圖上的各處城門划動,詳細且認真的部署起作戰計劃:“我、於毒、白饒、陶升、浮雲、黃龍、雷公、平漢為一路,我們負責攻打東城;左髭丈八、郭大賢、於氐根、青牛角、五鹿你們為一路,攻打北城;剩下的人為一路,攻打南城。打的時候,以我這邊為主力進攻點,發起猛攻,你們南北兩處則從旁輔助施壓,不要讓城頭守軍有機會增援東城。”

“那西門呢?”

“西城門不必管他。”

“如果不管,那官軍豈不是就此趁機逃了?”

“這正是我想要的!”

張燕眼眸一亮,很是自信的說著:“圍三放一的目的就在於給官軍留條退路,如果將城門全部堵死,城裡的官軍逃不掉,必定會留下來殊死一搏。如此一來,我們攻城也會折損大量人手,只有給他們活路,讓他們看到生的希望,他們才不會破釜沉舟。”

“況且,我們此番前來,主要目的在於搶掠糧食,而不是跟官軍死磕。”

聽完張燕的分析,不少人仍舊雲裡霧裡,但有一些已經反應過來,對此大加讚賞:“不愧是張牛角的義子,可真有你的,他在臨死前把黑山頭領的位置傳給你,果然沒錯!”

部署完畢,各部賊首也都明白了各自的作戰任務。

“報~~~”

準備下山攻城之際,忽有嘍囉急忙來報。

張燕見狀,招他進來,問上一聲:“何事如此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