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註定是留名青史的一天(第1/2頁)
章節報錯
好在董卓及時將這小老頭兒拉住,讓他別跟禰衡一般見識,還說自己手下的這些人,也全都被禰衡噴了個遍。
單論嘴炮,估計也就只有那位諸葛村夫才噴得過禰衡了。
董卓開了口,蔡邕還是很給面子的,對著禰衡不悅的冷哼一聲過後,就不再搭理這個狂妄後生了。
話題重新轉回,蔡邕問起董卓來意。
董卓帶著一行人大老遠的從城內出來,肯定不會是特意來看望自個兒。若是要拜訪自己,董卓直接登府就是,哪裡用得著如此大費周章。
董卓也不瞞他,將和禰衡爭論的事情與蔡邕說了。
蔡邕聽完之後,也是以一種極為怪異的目光看向董卓,隨後沉吟了好一陣子,才嘆息說著:“太師,你這次怕是要輸了。”
“連你也這麼認為?”
蔡邕倒沒覺得哪裡不對,點了點頭:“很簡單的道理,東西越沉,下落速度肯定越快,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就好比石頭砸腳,相同高度落下,重的肯定會痛一些,這便是相同的道理。”
要不是答案確定,董卓還真就被這老哥給繞了進去。
他笑了笑,卻發現小老頭兒旁邊的少女老是偷瞄自個兒,遂打趣起來:“小丫頭,你偷偷瞄我作甚?難道本太師的臉上有字?還是說,你垂涎我的美色?”
當初上洛書院開學時,董卓曾與蔡琰有過一面之緣,對她印象還是頗為深刻。不過當時也沒想到,這位年紀輕輕的少女,便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才女。
蔡琰畢竟是個未出閣的女子,哪裡經得起董卓這般玩笑,霎時紅了臉頰。儘管如此,她還是鼓起勇氣的說了出來:“小女子覺得,太師既然敢來書院進行試驗,想來答案,未必會如我們猜想的那般簡單。”
記得第一次與董卓交談的時候,蔡琰就覺得,這個身體壯得像熊一樣的男人,不管是言行談吐,還是行為舉止,都不像是一個只會舞刀弄劍的莽夫。
後來也確實證明了董卓的本事。
所以在蔡琰心中,有句話用來形容董卓很是貼切。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董卓可不知道自個兒在蔡琰心裡獲得了這麼高的評價,他在聽完蔡琰的見解後,只覺得這個女子頗為聰慧,拍著蔡邕肩膀,大笑起來:“伯喈兄,你這女兒可是比你聰明多了!”
蔡邕聞言一怔,董卓這話裡的意思不就是說自己給出的答案錯了麼。
“那就請太師多多指教了。”
蔡邕卻也不惱,他和董卓算是友人,也知道董卓不會無的放矢,拱了拱手,準備洗耳恭聽董卓的高論。
此時,書院外人頭聳動,有大量群眾向書院這邊靠攏,走在最前頭的,就是太學的那些學生。相較於洛陽城裡的百姓,這些學生的辨識度實在太高了,儒冠博帶,身著長衫,走路都帶風的那種,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太學生的身份。
“他們來此作甚?”
蔡邕眉頭微皺,上洛書院和太學平日裡矛盾重重,私下學子們打架毆鬥的事情也時有發生,雙方几乎快到水火不容的地步。這會太學生大量來此,恐怕又是那幾個老鬼在背後攛掇,定是來者不善。
除了太學生,還有許多百姓也跟了過來,顯然是聽到了什麼風聲。
蔡邕問起董卓。
董卓笑而答道:“估計是想來看本太師笑話的吧!”
“義父,是否需要調集城外兵馬,將這些人驅趕開來。”呂布從旁抱拳,只需一聲令下,就能將這些前來湊熱鬧的人群驅散。
董卓對此很大度的擺了擺手,“不用,他們想看就看吧,我又沒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
人群靠近之後,太學為首的老夫子向董卓拱了一禮,笑著說道:“聽聞太師要與青州名士禰衡試驗,我等特地前來,以觀太師風采。”
董卓對此懶得搭理,他心裡清楚,這些人表面上說著替自己加油助威,實際上,都是抱著看笑話的心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