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白波寶才,撿到鬼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郭太、韓暹、胡才相繼死去,白波賊的五大賊帥就只剩楊奉和李樂。
李樂在那夜突襲之後,不知去向,楊奉則一直守在絳邑。
所以在休養一陣過後,董卓準備拿楊奉開刀。
知曉此事,已經從臼城遷到安邑的李封當即表示,無須太師親往,給我一匹快馬,小人只需一番話語,管教楊奉拱手來降。
董卓對此抱有很大的懷疑態度,但轉眼一想,即便招降失敗,他也沒有任何損失,如果招降成功,那就是小賺一筆,何樂不為。
於是讓李封儘管前去招降,並且許諾,不管成功與否,皆是記他一功。
李封騎上快馬,滿心歡喜而去。
六七天後,果然帶了一箇中年漢子前來。
通報之後,李封將此人帶到董卓面前。
李封眼神一示意,這漢子也懂得起,當即拱手抱拳:“罪民楊奉,參見太師。”
董卓本沒有指望李封能夠成功,可如今看到賊帥楊奉就在面前,謙卑的躬著身子,乖巧得如同寶寶。董卓心裡忍不住一陣驚訝,再看李封時,神情就變得尤為古怪起來,心中暗忖:白波寶才,我真是撿到鬼了!
之前,董卓對李封的印象一直很是不好,這傢伙貪生怕死,完全屬於見風使舵的牆頭草,沒想到居然還有這種招降的口才,當真是有種預料之外的反轉。
於是董卓問他,如何招降的楊奉。
李封嘿嘿笑著,也不隱瞞,抱拳同董卓緩緩說來。
楊奉本質上與郭太等人不同,他先祖本是西河士族,後來家道中落,活不下去,才被迫入夥的白波賊,他讀過書,也懂得道理,心中一直想給朝廷效力,好恢復祖上榮光,振興家門。
李封就是拿捏住了這點,在見到楊奉之後,李封就跟他說,當朝太師任賢用能,對人才廣羅收之,連我這種二桿子都能混個白波校尉,以你老哥的本事,只要投了太師,成就絕對不會在我之下。
之後,李封又說,郭太的十幾萬賊兵已經跪了,如果不投降,等待楊奉的也會是同樣下場。
先軟後硬。
楊奉思慮不久,就很明智的選擇了歸順。
董卓也不虧待,讓他同樣做了個校尉,楊奉對此大為感激,表示願為太師效犬馬之勞。
於他而言,校尉官職已然不小。
收降了楊奉,河東境內再無大規模的賊兵肆虐,至於山野間的一些蟊賊、強盜,就用不著董卓親自出馬了。
迫在危急的白波之亂,也就此宣告結束。
搞定了叛亂,接下來就是安置流民。
董卓寫信回洛陽,上報朝廷,除了替將士請功,也催促朝廷儘快拿出方案。
他身邊雖然有李儒、荀攸,這二人在軍事上是一把好手,但內政能力不足,面對這麼多的流民,也是束手無策。
司馬懿倒是聰慧,就是年歲尚小,很多事情看不全面,還得跟李、荀二位大佬好好學上幾年。
寫給朝廷的奏報傳入尚書檯,荀彧看過之後,很快給出了回信。
信上內容先是恭喜董卓大破白波賊,沒有造成過多的屠戮更是仁心之舉。然後就流民一事,給出解決方案。
方案內容寫了很多,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屯田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