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你是君子,而我不是(第1/2頁)
章節報錯
荀彧在相國府裡吃了午飯,下午走的時候,董卓又是一陣噓寒問暖,極力挽留,最後才放他離去。
等到荀彧出了府邸,呂布輕聲說道:“父親,其實你完全沒必要對他這麼好。此人除了皮囊好看些,實在沒有任何長處。”
董卓不置可否,問向另外一名義子:“仲達,你以為呢?”
小司馬想了想,認真回道:“孩兒也看不出來,不過此人既是義父挑中之人,必是極有本事。”
董卓微微點頭,到底是‘熬死’諸葛武侯的傢伙,打小就這麼聰明。
不過他也並不打算揭秘,只是淡淡道了聲,以後,你們會知道的。
之後,董卓差人叫來楊定,讓他挑些好手,暗中保護荀家叔侄。
呂布對此更為不解,像這種事情,打個招呼不就行了麼?洛陽城裡,誰敢動咱們的人!
董卓笑了笑,一些別有用心之徒連他這個太師都敢刺殺,更何況是自己手下謀士。
未雨綢繆,總歸不是壞事。
最好,是自己多慮了。
從相國府出來,荀彧心情複雜的想了一路。
回到司空府後,他將今天在相國府裡的所見所聞,以及董卓的熱情態度,與叔父荀爽說了。
見侄兒心志有所動搖,荀爽當即板起老臉,手裡的柺杖重重杵地,態度堅決,嚴厲指出董卓此人豺狼心性,絕不能信!
荀彧卻在猶豫。
“賢侄,你還是找機會走吧。我已年邁體衰,反正不中用了,你得留有有用之軀,尋得明主,日後好一展所學,為國除賊!”
荀爽催促荀彧離開,也許,這才是最好的辦法。
荀彧想了許久,之後還是決定說出自己的看法:“叔父,侄兒以為,董卓並不像外界傳言的那般作惡多端,他今天說的那些話,我也能切切實實感受到他的真誠。”
荀爽活了六十來歲,世間一切看得清楚,他可不相信嗜殺成性的董卓會幡然醒悟,於是警醒侄兒:“你要是幫他,那就是為虎作倀,要與全天下計程車人作對,荀家千百年的聲譽,也會毀在你的手裡!”
說完,荀爽拄著柺杖,目光灼灼的看向荀彧,希望這個侄兒能夠重新做出抉擇。
沉默稍許之後,荀彧開口,語速很慢,一字一句:“他說,以前沒得選,現在想做個好人,讓我給他一個機會。”
“聖人都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若是董卓誠心悔過,為什麼我們不能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於荀彧而言,能不起刀兵,感化這頭惡獸,而使國家安定,這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哼,董卓殺了這麼多人,就算真心改過,天下也容不下他!”荀爽直言不諱,有些事情,不是認錯就能解決得了。
等到以後勤王之師打進洛陽,董卓一定必死無疑。
荀彧卻道,關東諸侯已經輸過一次,大傷元氣。
下一次聯合,不知又要等到什麼時候。
如今董卓願意改正,如果不給他這個機會,只會死更多百姓。所以荀彧願竭力一試,引導董卓向善,即便以後關外諸侯打進洛陽,要拿他給董卓陪葬,他也心甘情願。
“哎,我說不過你。”
話都說到了這個份兒上,荀爽知道荀彧已經定了注意,嘆息一聲之後,神情很是失望:“你既決心要效力董卓,那以後我荀家就再無你的立足之地。”
下一輩中,荀彧是最有希望成為家主之人。
可如今若是追隨董卓,就算以後董卓覆滅,為董卓效力的事情,也將成為荀彧人生中的一大汙點,洗不去的。
“多謝叔父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