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袁紹點齊大軍,兵臨虎牢關下。

數十萬兵馬行進如潮,腳下踏動的步伐聲,好似雷動。山野平原間密密麻麻一望無際的全是士卒身影,以袁紹所在的位置為中軍,各路諸侯依次展開,袁、曹、張、王等旗幟屢見不鮮,旌旗蔽日數之不盡,尤其是在中軍顯眼處,左右各豎有一杆大旗。

左書:討伐國賊

右書:匡扶漢室

狂風颳得旗幟在空中呼呼作響。

今天的風兒,也甚是喧囂。

早有士卒將訊息稟報董卓,董卓換上甲冑,在一眾將領的陪同下,親臨城頭。

站在虎牢關上,董卓雙手抵住城垛,身軀前傾,目光遠眺而去。

以前只在三國類的遊戲裡指揮過千軍萬馬,那時候也沒覺得有太多的感覺,遊戲裡所謂的‘千軍萬馬’,說白了,也不過只是一堆數字而已。

如今,他真的成了真正的守軍指揮官,前來攻城的敵軍猶如潮水,黑壓壓的一片,好像一眼望不到盡頭。

正應了那句話:黑雲壓城城欲摧。

見到如此龐大陣仗,可能這會兒許多守軍士卒的心裡,都在打退堂鼓:這麼多的敵軍,咱們真能守得住嗎?

有這種念頭的,遠不止守軍將士。

在抵達虎牢關後,望著這高達十餘丈的巍峨雄關,袁紹等諸侯也同樣倒吸了一口涼氣。

無他,太過險要耳!

《穆天子傳》記載:天子獵於鄭,有虎在葭中,七萃之士擒之以獻,命蓄之東虢,因曰虎牢。

此關南連嵩嶽,北瀕濁河,山嶺交錯倚為屏障,自成天險。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來形容此處,再也形象不過。

想要強攻奪關,估計就只能靠將士們的屍體去堆了。

“董卓,你欺君罔上殘害生靈,倒行逆施殺戮忠良。今吾率正義之師討伐,爾還不束手就擒!”

作為聯軍盟主的袁紹發表了討伐宣言。

“討賊,討賊!”

袁紹話音落下,曹操又是振臂一呼。

討賊!

討賊!

有了曹操帶頭,身後的數十萬將士群情激奮,高舉手中兵刃,無數的吼聲,直衝虎牢,猶如夏季烏雲裡密佈翻湧的沉雷之聲。

聽著將士們的吶喊,袁紹及其他諸侯皆是面有得色,有如此雄師,虎牢關安愁不破?

待到聯軍士卒的吼聲過去,董卓重新調整心緒,說不虛,那是不可能的。但作為主帥,他要是都慫了,手下將士就會更沒信心。

“袁本初,你以為憑這些土雞瓦狗就能贏我了?”

董卓冷笑一聲,“當年本太師不計前嫌,任你為渤海太守,你就是這樣報答我的?”

袁紹不買賬,怒色叱道:“董卓,你這亂臣賊子,禍亂天下,人人得而誅之!”

雙方你來我往,一番口水戰後,終於進入正題。

關羽騎馬出戰。

只見他來到陣前,左手捋長髯,右手單提青龍刀,虛眯丹鳳眼,繼而朝虎牢關上猛然一喝:“關上賊子,可敢與某一戰!”

單這一聲威喝,就有磅礴無盡的氣勢。

各路諸侯見狀,皆是在心中暗自叫好。

關上的董卓一眼就認出了關羽,雖然此時的二爺還沒配備獨有的綠帽鸚鵡袍,但光是這紅臉長鬚青龍刀,就已經不用猜了。

“太師,你答應過末將,讓我第一個出戰。”華雄最先請命,正所謂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他還沒找關羽,這傢伙反倒自個兒先送上門來。

董卓沒想到,袁紹起手就放大招。

但他還是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