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微小的工作(第1/2頁)
章節報錯
開幕儀式上午持續了一個半小時,舉行完致辭、交旗儀式後,球員們退場,剩下的就是拉拉隊和某男子團體的表演時刻了。
除了第一組留在源深體育館,準備進行下午的比賽外,其他小組的成員全部離開體育中心,返回自己的比賽場館,比賽在下午一點半正式開始。
離開時,源深體育中心籃球館已經爆滿,現場有大量的球迷、記者,甚至還有扛著攝像機的對現場進行報道。
毫無疑問,華東區大賽的關注程度相比市大賽,商業化的味道濃厚了很多。球館附近除了海報,還有不少廣告標語,體育館門口甚至還有穿著聖誕老人衣服的人,派發禮品。
等溧中的球員回到複旦大學,前往方正體育館,發現這裡的情形不遑多讓,廣告標牌,宣傳海報鋪天蓋地,很多頭戴nhba志願者帽的大學生在場內場外維持秩序,進行指引工作——因為現場的人實在是有點多。
nhba的商業化總體來說還處在初級階段,依靠廣告、商業投資,尚未形成完整的産業鏈,但從一場地區賽小組賽到場觀眾數來看,nhba的群眾基礎已然相當可觀。
陸源在南京市見過世面的,不過那是去看別人的比賽,他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參加的比賽會有這麼多人來看。
方正體育館並不是很大,一下子湧入太多球迷,但凡有點空隙的地方都被佔據,就差賣掛票了。
畢竟,小組賽的票價不高,有很多還是給大學生的贈票,即便如此,現場的熱鬧程度足以令人震驚了。
“大乃,你緊不緊張?”陸源在場上進行投籃熱身,又開始關心起王友榮的緊張問題。
王友榮搖了搖頭,說道:“不緊張,對面內線沒一個能打的。”
昨天晚上高靜進行了賽前的準備會,對九中的陣容、打法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作為梁伯餘的弟子,高靜對九中的特點可謂瞭若指掌。
九中的風格延續了梁伯餘時期的總體思路,外線全能化,內線功能化,這幾年九中的內線更是空虛,雷震這樣的南京地區明星大前鋒不說,王擎這種潛力內線他們也沒搶到。所以,王友榮偶爾牛氣一把,也是情理之中。
“昨天梁教授找過我,他告訴我,什麼和九中比賽,要多動腦子,多盯人,少盯球,多控制,少奔走。”陸源和王友榮說道,昨晚上樑伯餘和陸源通了電話,指導了他一些小竅門。
“什麼意思?”王友榮問道。
“不知道,我沒敢細問,我都聽不懂。”陸源悄悄地和王友榮說道。
“大概就是讓你打得聰明點。”
“我聰明嗎?”
“聰明。”
“那沒問題了。”
和王友榮交流了一番,陸源的信心提升了很多,而且他還為今天的比賽準備了一項秘密特技。
而梁伯餘當然不知道,自己昨晚特意的指點,完全是對牛彈琴。
因為被邀請做華北區大賽的技術指導,所以梁伯餘寒假已經北上天津,沒辦法到南京來觀看華東區的比賽。
他關心陸源,才特意打電話點撥他一番,哪知道這小子的天賦並沒有點在理解能力上。
梁伯餘在執教九中時,是特別強調對場上空間的運用,他的原則是“給每個球員充足的施展空間”,所以九中的風格就是隊形嚴整,短傳多,小配合多,中距離投籃多,一對一單打也多。
這樣的風格,能夠組合不同型別的球員,這是九中曾經稱霸華東區的原因;但另一方面,這樣的風格,對球員的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隊中必須有強力的單打得分手。
過去梁伯餘培養出了高萊,梁伯餘離開後,九中的人才培養就斷了檔,尤其是當年失去了獲得林鑫的機會,導致在南京地區老大的位置易主,被南體大附屬搶去。
九中現在的主教練胡曉斌是梁伯餘過去的助手,在風格、戰術上蕭規曹隨,基本繼承了訓練、戰術體系,只是在球員培養上更開放,更隨性。
別看梁伯餘現在嘻嘻哈哈,整天老不正經,在高中執教時期,他是著名的魔鬼教練。
而胡曉斌的態度就隨和了很多,個性也溫和,以至於現在九中球場外最受關注的人不是主教練,而是球隊裡鮑氏三兄弟的老爹鮑信德,胡曉斌的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