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電影明星(第1/2頁)
章節報錯
晚上,北京音樂廳,馬友友大提琴演奏會,座無虛席,音樂廳少見地加座賣票,過道,舞臺前排都坐得滿滿堂堂。
這倒不像一個高雅的大提琴演奏會,而成了賣掛票的戲曲堂會。
但不論戲曲堂會還是大提琴演奏會,人滿為患的原因只會有一個,就是表演的好,觀眾愛聽愛看。
馬友友的演奏會絕對是宇宙級的,今年他已經六十多歲,但依然很好的藝術狀態,對於任何一個古典音,到現場聽一次馬友友,都是樂迷生涯必備的經歷。
不過白葉卻對聽這場音樂會有些興致寥寥,倒不是馬友友水平不高,或者他不喜歡古典音樂,而是回到北京後他就覺得渾身不自在。
在這裡生長了十幾年,出去了半年,到頭來卻覺得這裡不像自己的家,回家的溫暖轉瞬即逝,空空蕩蕩的大房子沒能激起他心中的溫情,反倒讓他覺得愈發的空虛。
他心裡想,不知道陸源和王友榮在鄉下開不開心,有沒有釣魚,有沒有去打球,陸源這貨有沒有遇到狗,這兩個笨蛋在一起不知道又能撞出怎樣耀眼的火花,把人閃瞎。
白葉懷唸的不是溧城,而是和朋友在一起時的感覺,當然他還想念籃球。
下午碰到安易和林思凡之後,他的心情好了很多,沒想到在北京能碰到熟人。
正好他手上有兩張票,給林思凡一張,三個人就都有票了。
不過在音樂會開始進場前,林思凡要和安易換票,安易還有些不好意思,林思凡卻說:“不換你會後悔的。”
聽林思凡這麼說,安易便把自己的票給了林思凡,這樣安易拿的就是和白葉靠著一起的座位,林思凡獨自一個人就坐。
天色漸晚,音樂廳開始檢票,參加這種音樂會,必須準時抵達,晚點的話工作人員是不會放你進去的,只能等中場休息再進去。
安易和白葉的位置,與林思凡的不在一個區,三人在大廳告別,林思凡只能一個從另一側進場了。
進場的話,不能帶揹包,雨傘,相機,手提袋,林思凡只好把她的雙肩包寄存。她看著周圍的人,男性大多穿著正式的西服,女性多穿著長裙,總之都是正裝出席。
再看看自己,牛仔褲,雪地靴,粉色的針織外套,一看就是個學生。不過音樂廳對未成年人沒有服裝上的限制要求,所以她也順利進入了會場。
北京音樂廳內部構造呈方形,是比較老式的設計結構,因為這座音樂廳最早在1927年就建好了,當時是中央電影院。後幾經改造,如今依舊是中國收聽效果最好的音樂廳之一。
林思凡的位置在比較靠中段的地方,坐下以後,抬頭能看見聚光燈下的舞臺,以及舞臺上巨大的管風琴。林思凡不禁想,如果自己站在舞臺上演奏,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呢?自己肯定會緊張死的吧。
入場的人越來越多,不僅座位坐滿了,就連過道上都站了人,這是站票。
當演出時間到時,今晚的主角馬友友準時出現在舞臺上,一同出場的還有中國愛樂樂團,現場掌聲雷動。
林思凡想看看馬友友長什麼樣,結果發現坐在自己前面的是個個子很高的人,他挺直腰板一坐,自己就看不清舞臺了。
雖然是音樂會用耳朵聽,可林思凡還是想見見馬友友的真容,猶豫了一下,她見坐在前面的這個人好像也很年輕,不是上了年紀的,便用手輕輕點了點他的後背。
前面的人回過頭來,便看到林思凡咧著嘴,露出小小的梨渦,輕聲說道:“對不起,你個子太高了,能不能低下頭一點點,我想看看馬友友。”
這人點點頭,便把身子往下滑了滑,林思凡站起來朝前探了探頭,終於看到坐在舞臺正中央的馬友友,今年他快要七十歲了,卻依舊精神矍鑠,面帶笑容,看來身體保養的很好。
親眼見到這位音樂大師,林思凡心裡也感到滿足了,可惜演出時不能拍照,不然她肯定要拍一張發給陸源看看。
坐回位置後,林思凡又點了點前面的人,說道:“你坐正了吧,我看好了。”
這人點點頭,重新挺直腰板坐正在位置上,他不僅個子高,而且肩膀寬闊,像一座屏風般擋在林思凡的面前。
剛剛回頭看他的臉,很年輕的樣子,個子就這麼高了。
很快,音樂會在馬友友悠揚的大提琴聲中開始了,沒有人再說話,沒有人再竊竊私語,沒有人東張西望。
今天這場演奏會的主題是“絲路”,用音樂描繪了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壯闊和美麗,將東方文化和西方樂器完美的結合,是一場真正的音樂盛宴。
兩個多小時的演奏,除了中間的小憩,沒有人離開過自己的座位,既怕丟掉了欣賞的連貫性,也怕影響到別人——因為音樂廳裡的人實在太多了。
當演奏會結束的時候,全場響起了無比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全場聽眾都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為馬友友和樂隊鼓掌,掌聲一再得響起。
林思凡從座位上跳起來,她恨不得蹦到舞臺上給馬友友一個擁抱,他的演奏實在太精彩,已經進入到了一個音樂的全新境界。
而前面這個家夥也站起來了,他一站起來就更高了,徹底把林思凡給擋住了,林思凡急地用手直戳他,說道:“你坐著嘛!你這麼高,坐著和站著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