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場的比賽繼續進行著,但比賽局勢的發展完全出乎高靜的預料。

根據賽前的佈置和對元培中學實力的評估,高靜認為溧中的實力還是要勝過元培的。

畢竟除了很多年前元培的第一批球員,之後元培中學因為招生政策的問題,始終招不到優秀的籃球運動員。

因為很少有體育生想要去當兵啊。

翻看元培中學在青少年籃球發展辦公室網站的球員資料庫就能看出來,他們球隊的球員在初中、小學基本沒有受過正規的籃球訓練,稱不上合格的籃球運動員。

今天比賽開始以後,高靜也能感受到,元培中學的套路果然和錄影中體現的差不多,在進攻端簡單化,能少傳球就少傳球,有了一點機會就直接進攻,然後把希望都寄託在前場籃板上。

防守端,幾乎無視體力消耗和漏洞地進行包夾,緊逼,快速輪轉,以及全隊對後場籃板全面的保護。

總結起來,這是一隻打法原始,體能充沛,對籃板球近乎於饑渴,進攻中沒有太多技戰術的球隊。

在宜興地區的縣大賽中,對手就是硬生生被元培中學這樣的打法給消耗死。

他們往往在上半場或者前面時間還能保持領先,然而在元培中學充滿積極性和無比糾纏的打法下,在最後時刻走向崩潰。

高靜認為破解這種打法的方式很簡單,就是傳球。

人體力再好,速度再快,都不會有球快。

只要在快攻和陣地戰進攻中保持傳球的順暢,最後累趴下的不會是溧中,只會是元培。

比賽一開始,溧中就依靠白葉的個人能力確立了領先優勢。

他的突破拋投,快攻中漂亮的背後運球過三人上籃,還有無視防守的三分,都證明他在天賦和實力上領先著對手一大截。

可是,當比賽逐漸深入,高靜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白葉的傳球總是不夠及時,在訓練中他無比精準的傳球,今天卻打了折扣。

是因為元培中學的防守太好了嗎?

陸源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作為市大賽的第一場,陸源在賽前同樣做了很多準備。

加入籃球隊以來,他第一次開始背戰術圖,把高靜的幾張戰術表拿過來影印,學習上面的空切路線。

他甚至做了筆記,在每一條路線上做了一些小注解,標明每一條線路的注意點,以及跑位失敗時,下一步應該怎麼做。

可是今天,他幾次空切成功,白葉的傳球都不夠及時,要麼是傳過來對方防守上來了,自己已經失去了最好的進攻機會。

要麼白葉看了一眼,最後卻選擇了自己進攻。

白葉的進攻的確很強,可是當對手採用雙人包夾、乃至三人包夾的時候,你就是再強,也只是一個高中生,雙拳難敵四手。

在經歷了開場連續得分,讓球隊漲分後,慢慢的,溧中的進攻成功率開始下降。

相反,元培中學卻是越戰越勇,他們對前場籃板近乎貪婪的攫取,讓他們草率的進攻得到了二次保障。

而在進攻中的簡單,又讓他們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防守的糾纏中。

當白葉終於意識到問題所在,開始嘗試去分配球,給隊友創造機會的時候,卻發現有些晚了。

進攻中的狀態必須在一開場時就得到奠定,一旦對手的防守感覺上來,再想要擺脫那些討厭的牛皮糖,就很困難了。

而且,元培中學的球員異常團結,每當死球、暫停、罰球的時候,場上的五個人都會圍成一圈說一會兒話,喊一個口號,再重新投入到比賽中。

這讓他們在防守中計程車氣越來越高漲,強度越來越大,輪轉速度越來越快。

溧中從一開始的最大優勢7分,慢慢變成了5分,3分。

一次防守中,張帆好不容易搶下後場籃板,陸源已經在朝前場飛馳,結果傳球失誤。

球被對方的6號前鋒碰到飛出了邊線,而8號後衛在球落地之前,聰明地把球往回打,打在了李勇的腿上出界。

元培中學的球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