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四仰化三鐵(求月票!)(第1/2頁)
章節報錯
週一開完家長會以後,籃球隊又回到了正常的訓練當中。
6源依舊每天早上早早到體育館進行運球、投籃和突破的練習。白天認真上課外加瘋狂寫作業,隨著課程的深入,各科的學習難度在逐步增加,作業是越來越多。
期中考試6源考得還算不錯,但對於高中的學生來說,高考結束之前,考試都是無止境的。在所有學科裡,6源最頭疼的就是化學,化學反應方程式完全記不住。
到了星期四的下午,訓練前的最後一節課是化學課。
相比較英語,6源雖然聽不懂但看書還能看懂,可是上化學課他就完蛋了,不光聽不懂,看也看不懂。
19班的化學老師姓胡,是個剛畢業沒多久的新老師,上課很有耐心,和學生們很合得來。但是教學技巧和方法有所不足,導致6源上了兩個月的化學課,到現在還是雲裡霧裡。對一些反應方程式、化合價的問題,完全弄不明白。
幸好胡老師上課的時候不喜歡拉學生起來回答問題,不然每次上化學課,6源都要和葛懿明一樣學做縮頭烏龜了。
今天化學課的主要內容是講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6源已經很努力去聽了,可一看各種反應方程式和電子圖,他的頭就暈暈乎乎的,感覺比訓練課上練戰術都要迷糊。
下了課以後,6源立馬拿起書到胡老師跟前去問問題,胡老師每次下課都會留出五分鐘給學生解答,面對6源的提問,他耐心地進行了回答。
6源皺著眉頭邊聽邊思考,原本混亂的腦子,問著問著感覺更亂了,什麼銅鐵鋅錫,這價那價,6源感覺自己的腦袋要冒煙。
眼看著白葉在自己位置上把作業做完,收拾收拾東西準備去食堂吃飯到體育館訓練了,6源只好不斷點頭,裝出一副聽懂的樣子,準備到晚上上自習的時候再自己思考。
胡老師見6源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以為他聽懂了,對自己的教學技巧又有了幾分信心,心想6源都能聽懂,那應該沒人聽不懂了。
……………………
吃過晚飯,球隊照常進行訓練。
打完週日的比賽,昨天休息了一天後,高靜一上來先讓球員們跑了個一萬米熱熱身。
等大夥跑了個半死不活,再開始進行戰術練習。縣大賽開始以後,球隊戰術訓練的比重開始增加,基本功的練習逐步減少。
高靜希望透過戰術練習,加快球員們的磨合,畢竟球隊裡新球員比較多,而且最近又有人員調整。
高靜為球隊設計的戰術核心就是高低位的傳切配合,以白葉這個軸心為戰術起點,透過反跑、空切、繞切等方式,尋找到較為輕松的進攻空間。
這和蔣孝武過去的內線低位強打和中路快下的戰術體系大相徑庭,顯然高靜的戰術設計更加高階,更加複雜。
她參考了許多國外和國內高校、職業球隊的戰術設計理念,將其進行了簡化,抽出其中的精髓原則和經典套路,教授給她的隊員。
“今天我們繼續練習背切,背切最重要的就是掌握時機,需要傳球人和切入球員擁有良好的默契。傳球人記住,一定要用單手進行傳球,這樣才能夠快;而切入的球員需要運用你的假動作,還有切入需要有一定的角度,不要直切,這樣會增加傳球的難度。”
高靜一邊指揮球員們進行四人傳切的攻防小配合,一邊大聲提醒球員練習時要注意的重點。
作為空切技術中最難的一點,背切往往擁有著出其不意的攻擊效果,一旦成功就能直插籃下,給對手以最大的進攻威脅。
正因為如此,背切在幾種切入中是最難的,因為背切産生的機會永遠是轉瞬即逝,需要傳球人和切入人之間有極好的默契,否則就是浪費時間。
溧中的幾個後衛傷的傷退的退,能用的就剩下6源、任兆亮和張潤三個人,任兆亮在進攻端真的沒什麼天賦,在場上缺乏進攻感覺;張潤更不用說了,除了一手不錯的投籃和穩定的三分球,其他各方面都比較弱。
幸好剩下一個6源在空切、跑位上還能有所作為,他的爆、敏捷和反應度,讓他有成為一個強空切攻擊手的潛質。
只不過他學籃球的時間真的太短了,週日和城南中學的比賽中,開場的時候他還能抓對手漏洞完成空切進攻;到後來比賽強度慢慢上來,6源在進攻中就主要依靠快攻和強行突破了——當然他在突破能力上的進步讓高靜非常驚訝。
而且最讓高靜頭疼的是,6源這家夥空切跑位全憑自己的感覺來,不按套路走。全隊除了白葉能夠跟上6源跳脫的思維,換成其他人傳球根本不知道6源要往哪兒跑。
高靜問過6源他這是怎麼跑的,6源總是一臉懵逼,他也弄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這麼跑,純粹依賴自己的感覺。至於高靜畫的那些線路圖,他一張都看不懂。
高靜知道,6源這種剛學籃球兩個月的人,讓他看懂那些戰術圖並且在實際比賽中運用,實在是太困難了。
但是高靜認為不管怎麼樣都要教他,拔苗助長也好,填鴨也罷,她要抓住所有的機會打磨這塊璞玉。